彭裕民集研發新創一身 東元獎實至名歸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6日電)「東元獎」頒獎典禮將於7日舉行,工研院材料化工所長彭裕民的團隊不但研發出高分子固態電容器與高安全鋰電池材料,還協助成立新創公司,如今雄霸一方,得獎「實至名歸」。
在工業技術研究院服務了半輩子的彭裕民,對台灣科技界貢獻卓著,團隊在材料上的技術突破,成功帶動附加價值,讓相關產業在全球科技界「唯台灣獨尊」。
工研院表示,彭裕民帶領工研院材料化工所研發團隊,針對容易爆炸的鋰電池,發明全球獨占鰲頭,讓電池內短路絕緣的材料STOBA,一舉成名天下知,並曾獲得日本新力公司前研發主管、擁有「鋰電池教父」之稱的西美緒公開盛讚,「非常傑出奇特的產品」。
彭裕民的團隊還陸續推動動力鋰電池、太陽電池等關鍵材料計畫,帶領團隊研發高安全鋰電池材料,除榮獲美國百大科技獎R&D 100大獎肯定外,並將關鍵技術移轉業界的能元、有量公司生產高安全鋰電池。
工研院指出,這項技術2014年已供應中華汽車的電動機車,及外銷日本儲電系統,同年也技轉日商三井化學,今年在台灣生產STOBA材料,期望能行銷到日本電池大廠,以供應國際級車廠,目前更進一步推動國內電動巴士使用國產的STOBA電池。
工研院的團隊瞭解STOBA可精準添加於材料表面,達到100%的安全可靠度,除申請高智權保護的機制型專利,也突破產業化瓶頸,技轉國內外領導廠商,陸續導入電動機車、電動車、電動巴士、儲電系統的應用。
工研院說,彭裕民真正是「台灣之光」,除了2007年開發出STOBA材料外,他的團隊更早在2002年研發出高安全導電高分子固態電容器,一雪13年前台灣製的中低價電容器在日本發生爆炸、引起日本業界集體抵制台灣製電容器之恥。
工研院強調,台灣是世界第一的電腦主機板大國,只是一直由歐美和日本大廠主導規格,台灣長期只能拚代工,製造主機板所需要的高階電容器多靠進口。
但當年國產液態電解電容器爆漿漏液,被日本抵制,彭裕民即籌組團隊,加速投入固態導電高分子電容器的開發,技術升級的挑戰在如何讓固態的導電高分子,進入次微米級的鋁箔孔洞,並形成連續的導電膜。
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被工研院材料化工所的研究員蔡麗端成功開發出在孔洞內合成的技術,並順利技轉立隆、鈺邦科技兩家公司,每顆電容器單價由液態0.02美元,提高到固態0.1到0.5美元。
工研院材化所新創成立鈺邦公司,如今鈺邦公司已經是台灣最大、僅次日本,為世界前兩大固態電容器生產廠。
彭裕民擔任材化所計畫主持人期間,深感產業技術創新與新創事業的重要,除深耕技術研發外,也積極推動研發主管與同仁結合企業與創投,形成新創事業,培育了多位成功企業總經理。
他除了協助成立立敦和鈺邦兩家公司外,還有另兩家新創公司,成立於2004年的旺能科技,與台達電共同投資,衍生新創太陽電池廠的旺能科技,現合併為新日光能源公司,為全台灣及全球前兩大專業太陽電池製造廠商;最資淺的統達能源成立於2008年,是台灣第一大輕型電動車鋰電池模組廠,行銷歐美高階電動自行車。
彭裕民獲得「東元獎」的肯定,他認為,原創性的研究到成功產業化,是一條漫長不確定的歷程,也被稱為「死亡之谷」。
這段產業研發的噩夢期,非常不確定,必須有賴主管的耐心與支持、團隊的堅持與努力、業者願意承擔風險早期投入,以及政府科研經費的支持,再加上家人隨時提供軟性充電的生活,他自認很幸運,獲得熱情的支持。104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