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人工復育有成 鱟試劑可自產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2日電)「2015台灣觀賞魚博覽會」將展出人工復育的鱟,鱟血能驗出細菌內毒素,可取代兔子活體試驗,又名「藍色的黃金」;人工復育的七彩巨型硨磲貝也將亮相。
農委會漁業署今天公布「2015台灣觀賞魚博覽會」16日到19日將在高雄展覽館展開,除將展出全球最大螢光魚「天王(King)」、電影「少年Pi」中的「藍眼淚夜光藻」等,官方的研究單位、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也完成數項驚人之舉。
「藍色的黃金」就是其一,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員黃丁士表示,鱟在地球與三葉蟲的存在同年代,至今已4億年,因為公鱟會貼在母鱟背上,相依不離,又稱「鴛鴦魚」或「夫妻魚」,民間還說,「抓鱟公衰3年、抓鱟母衰到老」,表達不能拆散佳偶之意,如今已能人工培育,可作為觀賞魚銷售。
黃丁士說,鱟的血是藍色,含有蛋白酶,受傷時會快速凝固,可防止細菌侵入體內;國際醫學上已用鱟的血液進行活菌及細菌所分泌的內毒素檢測,例如美國已有800多種藥品採用鱟試劑檢測安全性,包含類流感H1N1疫苗。
美國野生鱟多,用於抽血製試劑時,傳出鱟因而死亡。黃丁士強調,水試所從澎湖取得野生鱟,完成人培育的速度雖比日本快,也不可能會讓鱟因抽血而死亡,因為養一隻鱟費時10年才能抽血。
他說明,目前水試所的養殖現況為,養5年多時,以鱟脫1次殼為1齡計算,可達10齡大,日本要養到10齡大,則需費時8年,主因台灣海水溫度較日本海水高有關。
他並說,鱟約1公斤重、15齡大時可抽血,需要養9到10年;目前已有養8年、750公克重、14齡大的鱟;預計再2年,就可以抽血做試劑,將供應醫學使用,而鱟1年可抽2次血,每次抽單隻全身血液的1/4到1/3,抽過後要餵蝦跟海蟲補充營養,不會讓鱟抽一次血就死亡。
黃丁士也說,公鱟約養13年,達15到16齡大,母鱟約養14年,達16到17齡大時有生殖力;每次抽血製成的試劑約值新台幣5000到1萬元,1年可抽2次;因此不只可當觀賞魚賣,還能製造鱟試劑,以全球缺鱟血來看,市場商機達好幾億元。
展場還將展出人工復育的七彩巨型硨磲貝,水試所副研究員張國亮說,硨磲貝外表繽紛,且貝殼上的共生藻行光合作用,就能讓硨磲貝長大,但因可製成工藝品,也被捕食,所以數量驟減,亟待復育,例如台東縣府已將綠島硨磲貝列為保育對象,而人工繁殖技術純熟,有助生態復育,對生態旅遊幫助很大。104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