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國能源北區會議 企業盼落實電價合理

2014/12/26 15: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6日電)全國能源北區會議今天登場,企業代表呼籲落實電價合理化方案,並加入配套措施;民間團體則希望能源政策應納入地方政府角色,解決區域供電問題。

全國能源會議北區會議上午討論議題為「需求有效節流」,雖主辦單位希望聚焦「未來能不能限制民生用電不增加?」,以及「如何能發展產業,又能抑制用電不成長」兩項子議題,不過,發言內容五花八門。

在企業代表方面,台塑石化公司代表劉良德表示,應落實電價合理化,合理反映燃料成本,較低的電價使業者無節能誘因,且目前政府推行的強制節電目標(5年5%)是有罰則的,變相懲罰已積極投入節電的廠商。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代表謝雯凱建議,電價合理化應有配套措施,如納入懲罰機制等多元方案;支持能源稅立法,取消不當補貼;促成導入銀行業與能源技術服務公司(ESCO)投入節能技術,使節能設備可納入攤提投資成本項目;以及修正法規,讓台電公司比照國際電力公司,可經營多元電力服務等。

公民團體發言踴躍,看守台灣協會理事劉志堅認為,用電成長應審慎評估,應考量未來整體性,而不是以線性增加來估計。同時建議,未來每年節電1%的規定,仍有積極空間,應依業別訂定不同節能目標與規定。

綠黨代表王鍾銘表示,過去歷屆全國能源會議,是否推動或建立中央與地方權責劃分的能源政策制度?如果能源政策只是中央的事情,恐怕終是原地踏步無法解決困境。

他質疑,全國能源會議的分區會議為何不讓地方扮演主導工作,如節能目標、可用電的配額、承擔發電環境成本等,如果沒有適當的分區配額,遑論總量管制,更難達成總目標,建議能源會議應加強地方政府角色。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召集人高如萍認為,政府應開放縣市政府設置發電公司的權限,以推動區域能源供應;而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發起人兼召集人林瑞珠表示,綠電價格每度新台幣4.07元,較其他電力高,有價格歧視之嫌。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指出,我國缺電危機是因為基載電力不足,再生能源或節能措施都無法達到基載、穩定供電的問題。

他說,我國的電力瓶頸在北部,南電北送將使得線損提高,建議啟封核四,並讓運轉中的核一、二、三廠延役,以及推動乾式貯存場興建。

在會場外抗議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多個民間團體則提出落實「前瞻節能目標」、「推動能源稅立法」、「減碳目標入溫減法」、「取消工業電價補貼」、「健全綠能發展環境」等5大能源政策主張,要求政府應該為改革找方法,別再為顢頇找理由。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說,能源稅早在2005年就是全國能源會議的共識,迄今卻未完成立法,主張能源稅應在2016年本屆立委任期屆滿前完成審議、上路。10312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