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臺灣漫遊錄跨越時代文化 楊双子、金翎紐約分享創作

2025/2/15 13:46(2/15 13: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與英文版譯者金翎(中)出席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舉行的講座。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與英文版譯者金翎(中)出席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舉行的講座。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14日專電)作家楊双子與譯者金翎今天在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與英文讀者分享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的小說「臺灣漫遊錄」創作經驗,讀者對故事中的美食、日治時期景緻、台灣殖民歷史與兩名女主角的情愫都興味盎然。

長篇小說「臺灣漫遊錄」(Taiwan Travelogue)作者楊双子與英文版譯者金翎,近期在紐約You & Me書店、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與讀者座談、簽書後,14日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與上百名讀者會面並進行線上直播。

紐約讀者對作者與譯者攜手合作、小說中對地點和建物的考究、大量日治時期台灣美食糕點、故事裡台日兩名女性在殖民時期的情愫與結局,以及創作過程及跨語言、文化挑戰等話題,都有極高興致。

為了歷史小說創作,楊双子盡可能走進故事中提及1930年代的地點與至今仍保存的建築,嚐試各種食物,也試著瞭解烹飪過程。作為譯者,金翎在有限描述美味的英文詞彙中,為小說中大量形容美食的文字尋找多樣性與差異性。

有讀者提問到,為何不讓故事中兩名女主角有美好結局?楊双子表示,這是小說的美學,有一點缺憾,可能會讓讀者一直想「難道這事情沒有轉圜餘地嗎?」或者在故事某個環節,「如果有什麼變化,會不會有另外一種結局?」

楊双子說:「自己過去也很享受在別人的故事裡,所以寫故事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設計,這或許也是和讀者之間玩遊戲的一種感覺。」

生活與工作都是跨文化、語言的金翎回憶,翻譯「臺灣漫遊錄」時做了不少準備功課,包括查詢當時的地理,日本殖民政府規劃台灣時,用的是什麼樣的語言、語境和什麼發音,因為在英文翻譯裡不能用漢字,沒有中文與日文通用的漢字系統,就只能用發音來解釋,其中還有日文、台語及華語的發音。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在紐約講座期間會見不少讀者,金翎指出,大家可能好奇,英文讀者閱讀這本書是否是很大的挑戰,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讀者反饋說「這太難了」或搞不清楚狀況,所以應該是成功的。

楊双子和金翎在結束紐約座談行程後,將前往美國西岸「漫遊美國」,預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爾灣、聖塔芭芭拉分校等地會晤讀者。(編輯:陳慧萍)1140215

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小說「台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與英文版譯者金翎(左),為紐約讀者簽書。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小說「台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與英文版譯者金翎(左),為紐約讀者簽書。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台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2)與英文版譯者金翎(左2)與駐紐約辦事處長李志強(中)等人合影。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台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右2)與英文版譯者金翎(左2)與駐紐約辦事處長李志強(中)等人合影。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攝 114年2月15日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在紐約You & Me書店向讀者介紹獲獎的台灣歷史小說作品。(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傳真  114年2月15日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在紐約You & Me書店向讀者介紹獲獎的台灣歷史小說作品。(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傳真 114年2月1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