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台、烏克蘭藝術家聯展 拾回遺忘的人事物

2024/6/22 20:42(6/22 21: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日本藝術家近藤愛助(Aisuke Kondo)作品22日起在藝術聯展「忘却の再考察」中展出,他的曾祖父在二戰期間被關押在集中營,成為他的作品研究對象之一。中央社記者王寶兒攝  113年6月22日
日本藝術家近藤愛助(Aisuke Kondo)作品22日起在藝術聯展「忘却の再考察」中展出,他的曾祖父在二戰期間被關押在集中營,成為他的作品研究對象之一。中央社記者王寶兒攝 113年6月2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2日電)看似明豔繽紛的風景畫,卻可對應至曾祖父遭囚的情感共鳴,「忘却の再考察」展今天開幕,日本藝術家近藤愛助(Aisuke Kondo)作品展出其中,與烏克蘭、台灣藝術家以作品探究多元議題。

「忘却の再考察」展由台北藝廊PTT SPACE推出,PTT SPACE透過新聞稿表示,參展藝術家們透過「追尋身影」、「重返場景」、「物件的隱喻」等線索,重新檢視自身與他者的時光旅程,細察那些被遺忘的人事物,並以藝術作品帶出離散、殖民、反戰、科技、女性主義等視角。

如日本藝術家古堅太郎(Taro Furukata)、長倉友紀子(Yukiko Nagakura)、近藤愛助的作品內容觸及核能爭議、亞洲人口販運、二戰拘留營,探討歷史大敘事與個人生命的歧異;台灣藝術家藍仲軒審視戰爭和政治的破壞性,劉玗則透過影像重回遭遇空襲的建物遺跡,從中展開不同時空的對話。

近藤愛助在日本出生、長大,並居住於德國柏林多年,自2016年起,他開始研究起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關押在猶他州黃玉集中營的曾祖父,並延伸出作品「物質與記憶」系列,展出錄像作品「流散記憶」(2021年)也以曾祖父故事為主軸,另有色彩飽滿鮮明的繪畫系列作A picture you might have drawn。

近藤愛助今天受訪表示,他過去並未嘗試過繪畫作品,當時從曾祖父有關作品系列延伸出創作架構,後來碰上COVID-19疫情(2019冠狀病毒疾病),一直被困在家的過程,也讓他聯想到曾祖父曾歷經的狀態,因為日本又被稱為日出之國,他所描繪的畫中都有太陽元素,高掛天空模樣也對比處在室內的人。

此次參與展出,還有烏克蘭藝術家庫久拉(Olha Kuzyura),她看見人們努力在戰爭中修復家園,靠的都是一雙雙手,因此以紙捏塑出不同手掌,訴說保護珍貴事物的願望。

PTT SPACE表示,全球各地戰爭和衝突持續不斷,歷史中被遺忘的傷痕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這些傷痕像鬼魂,繼續威脅著人們。這次展覽將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聯性中,對歷史中的遺忘重新進行思索。

「忘却の再考察」展今天起於台北藝廊PTT SPACE展出至8月3日。(編輯:李亨山)1130622

台北藝廊PTT SPACE自22日起推出藝術展「忘却の再考察」,參展藝術家包含來自烏克蘭的庫久拉(Olha Kuzyura),她看見人們努力在戰爭中修復家園,靠的都是一雙雙手,因此以紙捏塑出不同手掌,打造作品Under The Single Skin,訴說保護珍貴事物的願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攝  113年6月22日
台北藝廊PTT SPACE自22日起推出藝術展「忘却の再考察」,參展藝術家包含來自烏克蘭的庫久拉(Olha Kuzyura),她看見人們努力在戰爭中修復家園,靠的都是一雙雙手,因此以紙捏塑出不同手掌,打造作品Under The Single Skin,訴說保護珍貴事物的願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攝 113年6月2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