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陳景聰因緣際會踏入毛筆製造 浸淫50年成志業

2024/5/18 10:54(5/18 15:3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南囝仔陳景聰在16歲時入行,並被台中市政府登錄為「毛筆製作」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最大希望是找到年輕人傳承技藝。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3年5月18日
台南囝仔陳景聰在16歲時入行,並被台中市政府登錄為「毛筆製作」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最大希望是找到年輕人傳承技藝。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3年5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8日電)台南囝仔陳景聰16歲時經表哥介紹,到毛筆製作工廠當學徒,從此在這行浸淫50年,即使毛筆製造業已不復過往榮景,但傳承技藝已成為一生志業。

多年來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周邊道路散步的台中市民,可能常會看到穿漢服、打赤腳踽踽獨行的陳景聰,形成特殊風景;陳景聰告訴中央社記者,他從29歲就習慣不穿鞋,除出席重大場合基於禮貌須穿鞋,平時都赤腳走遍天下。

陳景聰憶起入行過程表示,兒時家境不好,國民中學畢業後準備當學徒改善生計,跟別人借錢搭公車,與同學一起應徵修機車,卻沒錄取,只好回家,剛好遇到表哥,經表哥介紹到毛筆製造工廠當學徒。

當時每天工作至少12小時的陳景聰先做雜工,包括打掃環境、準備供餐與叫師傅起床等,老闆雖提供吃住,但沒薪水,就這樣學3年多才出師,終於領到每月新台幣1500元薪水;服兵役後再回工廠,薪水提高到3000元。

老闆工廠搬到台中後,陳景聰跟著落腳台中,直到老闆後來移居台北市,陳景聰就頂下只剩2個舊玻璃櫥窗的工廠,困頓中堅守半世紀,也讓他看著毛筆製造業從旭日東升到夕陽西下。

書法不再是國民小學必修課後,毛筆需求急轉直下,陳景聰表示,一半以上毛筆師傅轉行,筆墨紙硯等行業都受影響,之後又遇到中國毛筆大量進口,更衝擊台灣師傅生計,1980年代快速式微。

不過,即使產業環境江河日下,沒考慮改行的陳景聰表示,當時日本流行胎毛筆,他也推出胎毛筆商品,憑藉精湛技術與童叟無欺,接下不少訂單,讓他度過難關,餘生也將以傳承毛筆製造技術為志業。

除製筆,陳景聰在耳濡目染下也練就一手好書法。曾拿比掃把還粗的毛筆揮毫的陳景聰表示,要會書法才知毛筆做得好不好,他在筆莊開書法班,綜合很多書法教師技法,他在旁學習,久而久之也能精通,只要毛筆做出來,軟硬度都要經試筆了解。(編輯:李明宗)1130518

在毛筆製造業已50年的陳景聰,國民中學畢業後進毛筆工廠當學徒,一眨眼已在這行半世紀,製造好筆的百道複雜工序,早已嫻熟於心。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3年5月18日
在毛筆製造業已50年的陳景聰,國民中學畢業後進毛筆工廠當學徒,一眨眼已在這行半世紀,製造好筆的百道複雜工序,早已嫻熟於心。中央社記者郝雪卿攝 113年5月1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