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獲總統文化獎 傳承香蕉絲編織保存傳統工藝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18日電)第12屆總統文化獎得主今天公布,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獲在地希望獎,協會獲知非常高興,傳承香蕉絲技藝獲肯定,不分種族男女老幼,凡有興趣都樂意傳授,為傳統技藝播種。
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隨花蓮縣府政府南島考察團出訪國外,今天獲知得獎消息越洋表達興奮之情。當年為了傳承與香蕉絲文化產業發展,2003年成立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2年後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讓一群人能在固定的場域空間研究、討論與製作香蕉絲。
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總幹事偕淑琴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Lala Ban新社香蕉絲工坊目前有7名藝師,最高齡就是被稱「人間國寶」嚴玉英仍帶領著大家學習織藝,已傳承3代,這個暑假有第4代的孩子加入學習。
今年84歲的嚴玉英62歲才從頭學習香蕉絲工藝,多年來致力於噶瑪蘭族文化傳承與教學工作,是推廣香蕉絲織布工藝的重要推手。2021年榮獲文化部認定為重要傳統工藝「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工藝」保存者。
偕淑琴說,新社香蕉絲工坊結合部落大學招收學員不分種族,除噶瑪蘭族之外,還有阿美族、泰雅族、新住民等,也不分男女老幼,只要願意都歡迎來學;部落目前只有200多人,年輕人大多外流,要傳承技藝確實不易。
根據史料記載,對噶瑪蘭族人而言,整株香蕉都有用途。除了食用果實外,其他如新鮮蕉葉是祭祀時舖地盛裝祭品的用具,也可以包裹麻糬、粿類,蕉葉甚至可治病,內層莖幹鮮嫩的部位也可食用,莖幹是香蕉絲織物的主要材料。
噶瑪蘭族就地取材,婦女自採植物,剝絲抽繭處理,製作香蕉絲各類的生活織品,在自給自足的時代,陪伴了部落許多家庭的漫長歲月。
1968年花東海岸公路通車後,隨著現代生活物質進入部落,香蕉絲編織文化逐漸式微,1980年代,香蕉絲編織工藝在噶瑪蘭族部落中已然斷層,在1990年代初期,為了要展現噶瑪蘭族的特色文化,耆老們透過對祖、母輩的編織記憶,一點一滴在腦海中緩慢「重織」。
偕淑琴指出,2007年日本國立琉球大學碩士張秀蔥擔任新社香蕉絲工坊經理,除協助解決根除香蕉纖維發霉的方法之外,也策展播放紀錄片及座談會,打開了香蕉絲文化的知名度。
2011年,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帶來從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拍攝的珍貴照片,拍攝1880年代馬偕傳道師在宜蘭取得的噶瑪蘭族織品,其中一件以紅、黃、藍為主色的女子禮裙約有20種織紋,經新社部落工藝師偕淑月數年的研究完成重織工作,再將織紋技法傳授給工坊工藝師,傳統的香蕉絲布配上噶瑪蘭族傳統圖紋,大大提高民眾的喜愛,再度打響噶瑪蘭族香蕉絲名聲。
香蕉株從種植取纖到編織等複雜工作,是密集的農業勞動,香蕉絲所表現的不只是編織布料與作品而已,還充滿了噶瑪蘭族人的汗水、感情、精神與價值。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在新社部落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發展台灣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2015年香蕉絲編織工藝登錄為花蓮縣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2021年獲文化部前部長李永得頒發無形文化資產登錄認定證書。(編輯:謝雅竹)11207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