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故居不是章太炎故居 北市文化局廢止身分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1日電)位於萬華剝皮寮的章太炎故居在20年前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台北市文化局最新調查發現,章太炎旅台期間並不是住在這裡,因此廢止它的文化資產身分。
根據國家文化資產網紀錄,章太炎故居是西元1898年(明治31年)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台期間的居所,他在此居住了半年,替「台灣日日新報」撰稿,而他在台灣的經驗反映東亞漢文化的交流,也代表台灣在東亞文明所扮演的角色,讓這棟建築具有紀念意義。
台北市文化局在2003年將章太炎故居登錄為歷史建築,同個街區的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則在2010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日前公告,調查研究發現,章太炎來台半年並不是住在萬華區廣州街123號(章太炎故居),這棟歷史建築因此喪失它具有價值的原因,所以經文資會審議通過,廢止「歷史建築章太炎故居」。
文化局文資科長邱稚亘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去年在審議剝皮寮歷史建築群修復再利用計畫時,有委員對於章太炎故居的身分表達意見,文化局便委託具有豐富文資調查研究經驗的研究員吳美華重新進行完整調查。
他指出,吳美華的研究報告指出,根據「章太炎行述」及章太炎與友人書信中的描述,可以推論章太炎在台居所應是在現在的西門町,而不是位於廣州街的這一棟建築,且當初被認為是事證之一的書法古物後來發現並無落款、難以指認為章太炎字跡。
邱稚亘說,歷史研究本就是持續往前推動,發現新事證後,當年同意登錄歷史建築的文資委員也尊重這份報告,日前便在文資委員全數支持下廢止章太炎故居的身分。
邱稚亘強調,即便章太炎故居文資身分被廢止,整個剝皮寮歷史街區仍具有歷史、文化及都市史價值,更不會減損剝皮寮歷史建築群的文資價值,受到文資法的保障不受任何影響。
章太炎故居的使用單位則說,這棟建築現在是展覽空間,因為它位在剝皮寮歷史建築群裡面,所以任何因應計畫、修復計畫都需要再做一份,「要給文資委員審查耶,都要花錢請老師重新寫計畫的」。
使用單位指出,廢止章太炎故居的文資身分後,這棟建築本身仍是歷史建築的一部分,還是需要遵守法律規範,但管理上不用再疊床架屋,肯定文化局願意踏出這一步。(編輯:張銘坤)11205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