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我們與疫的距離 記錄台北抗疫千日漂亮身影

2023/2/18 18:38(2/18 21:5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台北群像」以文字及影像記錄疫情期間不同生命故事,18日在萬華區舉辦新書發表會,特邀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後左起)、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及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與談,和大眾分享抗疫點滴。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台北群像」以文字及影像記錄疫情期間不同生命故事,18日在萬華區舉辦新書發表會,特邀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後左起)、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及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與談,和大眾分享抗疫點滴。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8日電)世紀病毒COVID-19橫掃全球,人類共同走過抗疫年代,台北市站在前線抗議的醫護、志願者、民眾也不例外,新書「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記錄他們的漂亮身影。

新書發表會今天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演藝廳舉行,活動由醫聲室內樂團的悠揚樂聲揭開序幕,包括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台北市立文獻館館長詹素貞、台灣醫學史專家張秀蓉、中央社董事長劉克襄、中央社副社長曾嬿卿,還有在疫情期間擔任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總調度的林宜蓁、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等書中主角均出席。

蔡詩萍致詞時表示,疫情既近且遠,當它遠的時候你沒有感覺,當它很近時,有些展現了人性光輝的一面,幫助大家度過難關,歷史有它陰影的一面,人性卻用光明彌補這陰暗的一面,希望這3年來走過的路,大家都不會忘記。

劉克襄表示,這次負責採訪的記者曾跟他分享,其中一位警消人員受訪到一半便婉拒採訪,因為要去執行任務,「同仁說,那個離去的身影,好帥」。劉克襄指出,自己的兒子也是義消人員,一次難得聚餐吃飯,卻因大肚山失火,飯吃到一半轉身就走,兒子那樣的身影是最漂亮的身影。「我們與疫的距離」這本書同樣記錄了抗疫1000多天的許多漂亮身影。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出席新書發表會,大力推薦「我們與疫的距離」。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出席新書發表會,大力推薦「我們與疫的距離」。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表示,透過「我們與疫的距離」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疫情下人性的光輝與溫暖。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劉克襄表示,透過「我們與疫的距離」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疫情下人性的光輝與溫暖。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由台北市文獻館策畫,中央通訊社執行,深度採訪18名抗疫最前線人員,為長達1000天的實戰進行記錄。

內容包括「輯一:百年抗疫」,由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顧雅文、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張淑卿、中央社資訊中心主任編輯蔡素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等4名專家學者接力撰文,勾勒台灣百年抗疫歷史。

「輯二:疫誌」採訪18位抗疫期間的相關人士,記錄個人面對疫情的真實回憶,從而建構百年大疫的集體記憶,包括鑽石公主號乘客麥家碩現身說法、返台留學生走過染疫汙名、一家12人確診的心路歷程、被視為疫情破口的萬華人心聲、調度防疫計程車司機無怨無悔、陪伴街友度過歧視並共同抗疫的熱血青年等案例。

「輯三:記疫影像」,蒐集精選超過120張照片,為全球抗疫留下台灣視角的重要紀錄與觀察,包括邊境嚴守、包機接助旅外國人、紓解口罩荒、中職領先全球開打、三級警戒萬人空巷、無法考的會考及無法擁抱的畢業典禮等歷史畫面。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可洽台北市立文獻館、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國家網路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弘雅三民書局、南天書局、臺灣的店、樂學書局、臺灣學生書局購買。(編輯:李亨山)1120218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特別邀請「醫聲室內樂團」帶來優美樂音,為活動揭幕。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特別邀請「醫聲室內樂團」帶來優美樂音,為活動揭幕。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18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左3)與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左)、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左2)、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右3)、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右2)及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右)等人一同出席宣傳。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18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左3)與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左)、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左2)、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右3)、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右2)及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右)等人一同出席宣傳。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18日下午在萬華舉行,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前右3)與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前左4)、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前右)、「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前左)、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前左2)、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前左3)等人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新書發表會18日下午在萬華舉行,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前右3)與台北市立文獻館長詹素貞(前左4)、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前右)、「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前左)、北市防疫計程車司機總調度林宜蓁(前左2)、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前左3)等人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2月18日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
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臺北群像
  • 作者|何美鄉、張淑卿、蔡素蓉、顧雅文
  • 出版社|台北市立文獻館
  • 出版日期|2022/10/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