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管處集結耆老回憶 庶民視角建構中橫築路點滴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7日電)中橫公路通車逾60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學者調查交通變遷的人文歷史,找到當年參與築路過程的住民們,從庶民角度拼湊中橫開拓的點滴,出版「立霧注」一書。
太管處委請專研中橫開拓史及太魯閣古道多年學者李瑞宗,針對日治時期、中橫闢築與開通時期、國家公園發展時期太魯閣地區交通變遷的人文歷史進行調查,研究成果出版為「立霧注」,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
李瑞宗致詞說,一路從合歡山拜訪沿途居民,居民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最年長的80多歲林阿好從年幼就參與築路過程,周美華、楊龍則是從出生、成長到結婚,人生半百都在中橫線上,由他們口中的故事,建構中橫發展。
林阿好年幼時正好碰上中橫築路過程,父親是築路工人,當年14歲的林阿好是當時第一批參與中橫工作的女孩,同批只有2名女生,主要協助洗衣、煮飯工作。
林阿好分享,從山下到打工的大禹嶺地區要步行7天,第一次上山時途中遇到正在工作的父親,父女倆互相叮嚀要注意安全,沒想到相隔2個多月後在山上得知父親遭大石壓死消息,是中橫公路首名殉難的民工。
林阿好說,因山上訊息不流通,得知父親過世已經是1個多月後的事,考量下山路途遙遠且危險,沒辦法獨自回程,只能忍著淚水,等到春節跟著大家下山後才回家祭拜父親。
林阿好後來嫁給築路工人李樂,在中橫公路洛韶地區定居,種植水蜜桃及務農,當年鄰居都是道工,碰到落石坍方要趕工修路,林阿好就會幫忙照顧鄰居的孩子,住在中橫公路約有16年時間,回憶起當年雖然辛苦,但生活很愉快。
太管處長楊金臻致詞指出,新書能夠順利出版,首要感謝首任處長徐國士、前處長游登良及太管處員工及在地耆老協助,他們對於太魯閣及中橫公路都各有著極為深刻的情感及生命記憶,帶領大家深入認識昔日中橫線上生活的景象。(編輯:謝雅竹)11202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