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李敏勇「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 看見詩的星群

2022/7/31 21:20(8/1 14: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31日電)二戰以後台灣現代詩的風景豐富而多元,詩人、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敏勇今天表示,詩人應該同時是個批評者,不只評詩,也用自己的詩人之眼、批評之眼,觀察及批判台灣社會、政治與文化。

李敏勇今天在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新書發表會,與詩人向陽、唐捐以「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為題進行對談。

李敏勇表示,台灣在戰後有一個特殊的難題未解,因此他大量閱讀戰後世界各地的詩作,研究其發展及變化,養成寫評論的習慣,從而了解到詩人同時也應該是一位批評者,這也是他長久以來不只寫詩論,也寫政治、社會及文化評論的狀態。

唐捐表示,「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是李敏勇「一個人的詩史」,其實日本戰後就有許多詩人在寫「一個人的詩史」,李敏勇最接近那樣的樣態,一邊讀詩,一邊展現自己的美學素養,並與時代進行對話,也藉此回顧自己的創作,「這本書雖然談的是別的詩人,但每一篇都有李敏勇談李敏勇的味道」。

向陽表示,李敏勇透過詩人的心看到台灣戰後詩人群像,並透過世代的角度去看台灣詩的發展,世代詩人群在他筆下猶如天空的星群,他各別評論不同世代詩人,互相參照、比較,形成李敏勇的「世代詩人論」。

根據九歌出版社新聞資料,「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是李敏勇以詩人之眼爬梳及解讀二戰以後台灣現代詩人及其作品的詩論集,第1集於2019年推出,探尋「跨越海峽的世代」和「跨越語言的世代」的20位詩人,包括1949年隨國民黨撤退來台、離鄉背井的詩人,以及從精熟日本語轉而以中文創作的詩人們。

新出版的「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則書寫1930、1940年代的20位詩人,他們在本土意識成長茁壯的環境下,在一次次論戰與寫作實踐中長出自身的文學脈絡。

李敏勇1947年生,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笠」詩刊主編、「台灣文藝」社長、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圓神出版社社長;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國家文藝獎,今年獲行政院文化獎。(編輯:張雅淨)11107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