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聽台灣建築說故事 「台灣建築史綱」有圖為證

2022/6/10 21:17(6/10 21: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0日電)建築做為一門學問,不只有技術知識,還包括歷史文化,建築學者、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會承表示,可惜近年台灣部分學校建築系對文史並不重視,恐將影響未來建築師的內涵。

林會承與徐明福、傅朝卿等建築學者合作撰寫「台灣建築史綱」,近期出版,書中600多張圖片與20萬字專文,為台灣建築史留下珍貴紀錄。

林會承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台灣從日本時代開始,就在高等學校傳授專業建築知識,而且多將建築歷史文化視為專業基礎知識之一,這樣的傳統一直延續到戰後,然而到了21世紀,部分學校建築系所多以專業技術為主,對於文史並不重視。

林會承說,這個事實對於未來建築師專業品質可能造成明顯影響。他與幾名建築學者對此一現象深表憂心,因此於2017年發起撰寫「台灣建築史綱」計畫,歷時5年終於完成。

林會承表示,這本書不只是為專業者而寫,他希望所有關心建築的一般民眾也能看得懂,進而了解自己生活所在地的建築與歷史。

全書分為南島建築、荷西建築、漢式建築、西式建築、日式建築、現代建築等6個章節,涵蓋台灣自然與聚落環境、史前與歷史發展、建築著作、建築知識種類、台灣建築物件等內容,同時回顧台灣建築歷史發展特色及目前台灣建築領域相關問題。

林會承在書中也指出,從台灣建築歷史發展來看,傳統漢式建築為人類生活的主體,但在現代建築中,住家空間被簡化為物質生活的工具,「當建築空間不再以人為核心,而是以商業行為為主,對於人類本能也會造成影響。」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至於建築高度的追求,書中指出南島語族及漢人時期建築物多採取1樓高度,只有少數的空間擁有夾層,日本時代逐漸出現稍高建築,如台北菊元百貨店、台南林百貨店可達5、7層樓高,到了2004年則有台北101擁有地上101層及地下5層樓高,「到底建築高度對於人類的生活有什麼幫助?甚至將會有什麼難題?值得社會人士加以思考與面對」。

特別的是,有關平埔族建築特色,目前現實環境幾乎看不到,書中特別從清代史料「采風圖」、「諸羅縣志」找多許多圖案,可見土台屋、浮腳樓等獨特建築形式,其中用來監視及防止外人入侵的「望樓」,彷彿宮崎駿動畫「魔法公主」所見畫面,十分奇特,亦可了解早期平地原住民因應台灣氣候及地形的生活習性。(編輯:張芷瑄)11106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