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35年歷久彌新 朱宗慶:關鍵在行政法人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日電)台北國家兩廳院成立35年,與同期成立、甚至近期落成館所相較,兩廳院從外觀、前後台到舞台設備、場館營運等等面向依舊充滿競爭力,前任國表藝董事長朱宗慶認為,行政法人是關鍵。
朱宗慶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行政法人組織精神最重要有兩個,一個是「臂距原則」,一個是「專業治理」,除此之外,預算運用彈性,人員任用資格鬆綁等等,都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館所突破公務機關桎梏而充滿活力的關鍵。
1987年,台北國家兩廳院正式啟用。2004年1月9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設置條例」,3月1日施行,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為行政法人組織,成為中華民國第一個行政法人機構。2014年1月29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制定公布,4月7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成立運作至今。
國家兩廳院從2007年花費2.8億換屋瓦,2014年以6億更新上下舞台電腦設備及電力系統、觀眾席設備更新計畫等等;2016年以6.2億整修戲劇院、音樂廳,其中3.9億元花在戲劇院主舞台整修,1.4億元則是花在戲劇院和音樂廳的觀眾席、洗手間、化妝間的淋浴空間改裝等。
這些以億計算的整修預算,大多來自過去年度營運結餘逐年提撥,這也讓35歲的兩廳院即使是大叔級場館,依舊生龍活虎。如果不是法人營運,要全以公務預算編列有一定風險跟困難。
朱宗慶認為,國表藝中心作為「平台」,橫向強化三館一團之間的實質合作,在考量各場館差異性並維持自主性的情況下,落實資源整合與共享原則,形成相互支援的「共好」意識,就可落實「一法人多館所」的成立目的。
朱宗慶認為,現在以法人營運的場館很多,但每個場館的起跑點不同,營運條件也不相當,無論是採用一法人多館所模式,或是各為一法人一館所的經營主體、再形成策略聯盟的方式,都有它獨特的思考點。
朱宗慶表示,卸任後他會持續關心藝文類行政法人、劇場經營與管理、表演藝術文化政策等層面,從不同身分角度參與公共討論,適時提出建言,「一棒接一棒,一起為建構一個更美好的表演藝術生態系而努力。」(編輯:屈享平)11104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