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姚若潔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 科學家的穿越與冒險

2022/2/12 21:14(2/12 21: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2日電)來自台灣的女性科學家闖入小島上的神秘洞穴,意外發現生物演化關鍵,這是翻譯家、吳大猷翻譯獎得主姚若潔首部長篇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一書內容,今天在台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新書發表會。

姚若潔是已故「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主編姚孟嘉的女兒,今天姚孟嘉的好友、作家蔣勳特別出席發表會,為故人之女站台,蔣勳以一張老照片說明兩代人的交情,照片中,小女孩姚若潔將摘來的咸豐草花「種」在蔣勳的一頭捲髮上,畫面可愛逗趣。

蔣勳特別提到當年與姚孟嘉上山下海進行田野調查,身邊總有一個小女孩的身影,就是姚若潔,如今小女孩長大了,且獨當一面完成文學創作,讓他憶起當年那個小女孩在他頭上種花的情景,一如姚若潔在這部作品中展現的巧思與對世界的熱情關懷。

姚若潔則在會中提到她16歲時,跟著蔣勳去義大利進行一趟文藝復興之旅,造訪大師們的壁畫作品,米蘭大教堂的浮雕,以及威尼斯廣場前的咖啡座聽著大人們談論視覺藝術的困境,雖然似懂非懂,但心靈的衝擊太過巨大,導致回國以後,有一段時間都是哭著睡著。

姚若潔也提到蔣勳給她一本里爾克的作品「給青年詩人的10封信」,對她的影響極大,後來雖然讀第3類組、研究昆蟲,卻始終對文化藝術充滿興趣。

「發光白鳥的洞穴」故事描述位在英吉利海峽上的小島,有一種像海鷗又像鴿子的白鳥「海鴿」,島上居民擁有神秘黑科技,能解決生態及環境問題。來自台灣、論文卡關的學生來到小島上進行探索,因緣際會讀到19世紀自然學家李文斯敦留在島上的手札,展開一段不可思議的超自然體驗。

姚若潔說,「海鴿」的靈感源自她在英國居住時最常遇見的2種鳥類─海鷗與鴿子,且不勝其擾,因此賭氣創造一種虛構的鳥類,不過相關故事發展逐漸成熟之後,她發現這樣的虛構不但可衍生出生物演化學上的討論,還能延續對時間本質的相關看法,故事便一直寫下去。

姚若潔表示,跟鳥類有關的神話故事及象徵意義非常多,或許是因為人類不會飛,而鳥會飛,鳥類常代表一種傳達天意的使者,或是可以往來人世跟其他世界,也是人類寄託自己想像的對象。

姚若潔1974年生,台大昆蟲學碩士,英國布萊頓大學博士候選人,長期從事翻譯及寫作,譯作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2020年以「為什麼要睡覺?」獲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編輯:張芷瑄)111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