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愛樂12日晚間中山堂首演 LAWA的彩虹橋為祖母冒險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2日電)拿的不是最貴的名琴,發出的卻是直抵人心的樂音,由親愛愛樂團員們共創的音樂劇-LAWA的彩虹橋今晚首演,用音樂讓樂迷們跟著LAWA,展開一段為祖母冒險的旅程。
親愛愛樂團長王子建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他希望外界不要把樂團定位在「學生」,而是一個帶著故事往前走的樂團,「這些孩子們的努力跟實力,值得被大家看見,我們將啟動國內音樂會首見的7天鑑賞期,如果觀眾對親愛愛樂的演出不滿意,可以憑票根全額退費。」
LAWA的彩虹橋今天下午舉行總彩排,演奏包括「古調」、「魔鬼森林」以及「暴風雨」等動人創作,尤其是「暴風雨」場燈全暗,但音樂聲繼續不斷,全團摸黑演奏已經是家常便飯,也讓音樂會充滿張力。
LAWA的彩虹橋劇情敘述LAWA從小跟祖母YAKI相依為命,生活平凡簡單,可是有一天祖母生病了,LAWA決定鼓起勇氣,尋找醫治祖母的方法,於是展開一連串冒險的旅程。
親愛愛樂創辦人暨音樂總監陳珮文受訪時說,這次音樂全由團員創作,「我總希望他們可以是演講者,而不只是朗讀者。」陳珮文說,在親愛愛樂學習音樂的歷程中,大家學到的不只是技巧,更多的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擔任樂團首席3年的沈上暘今年是南藝大七年制高中三年級,他表示這次創作的小Lagi(曲名)比較是輕鬆有趣的音樂氛圍,寫起來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沈上暘說,當首席就是要可以觀照到其他團員,協助大家一起做音樂,「自己也比較敢說話會表達。」
中提琴首席白妤柔團齡已經超過10年,她這次自告奮勇寫了「森林」、「泉水」跟「暴風雨」,白妤柔說,寫「森林」的時候比較辛苦,「我得先用中提琴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看看寫出來的可不可以演奏。」這次的「森林」可以聽見牛、蜜蜂等非常多樣性的聲響,令人期待。
親愛愛樂從2008年起,在原住民部落展開音樂品格教育,扭轉偏鄉孩童的宿命,目前已有30多名團員進入各大學音樂相關學系,獲獎無數。王子建強調,這些孩子創作的水平超乎大家想像,「我們經常遇到沒聽過就批評的人,歡迎大家都來聽,聽完以後覺得不好聽,我願意全額退費。」
親愛愛樂2022LAWA的彩虹橋,將於今、明兩天在台北中山堂演出,之後將巡演桃園展演中心、台中國家歌劇院以及高雄衛武營。(編輯:屈享平)1110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