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表藝擬線上播映收費 品牌加影像品質不可缺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6日電)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公共空間閉館,劇院營運面臨挑戰。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擬研發線上收費機制,播映表演團體演出影像收費,但國表藝與表團是否都已經準備好,有待觀察。
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理事長洪凱西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她認為劇場現場演出不可能被數位內容所取代,大家不必過於憂心;但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疫情迫使一向最不熟悉科技與數位世界的藝文圈開始向科技學習,收費的確是未來之路。
洪凱西表示,要做數位收費,品牌力與內容是關鍵,「什麼時候收費,怎麼收,什麼內容收,絕對是需要另外精心策劃的,而不是現有單機紀錄型。」
因為疫情關係,全球的數位內容瞬間爆炸海量,即使在家看似有時間看,但真正能夠吸引到眼球觀看的內容又有多少,洪凱西表示,劇院營運者要帶頭思考,畢竟劇院服務的是都會區的觀眾,而非都會區的民眾卻佔社會多數,「未來或許現場演出賣票有收入,同步直播的數位劇場也能開闢另一條收入來源。」
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現借調擔任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何康國觀察,在國外,表演藝術團隊的演出影像要能夠收費獲利,只有在隨選視訊頻道,也就是有線電視或MOD,要做到付費有收入,「影像品質必須做得很好,國內表演團體如果要做,得先把影像品質這一塊不足之處補起來。」
何康國認為,過去台灣表藝生態是「大政府小民間」,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小政府大民間」,表演藝術團體蓬勃;現在遇到疫情來襲,劇院應該回到「大政府」的角色,著力教育及服務。
何康國也建議,疫情過後,政府應該大幅度徵召表演藝術團隊,以公共性的藝術教育概念去做藝文活動,才能讓表團與觀眾同步復甦。
樹德科技大學藝術管理與藝術經紀系助理教授郭耿甫則表示,全球重要表演包括維也納歌劇院等釋出演出影像,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甚至提供一個月免費觀看兌換券,這些大團或是重要場館之所以有這些素材,是因為他們早嗅得科技先機,「他們沒有畏懼過擁抱科技,也沒有害怕錄影,透過好的影像,反而是給作品另一種跟世界接觸的介面。而且他們有信心,因為真正好的演出不會害怕被取代。」
郭耿甫觀察,對歐洲來說,廣播交響樂團與公共藝文頻道林立,錄音錄影對大眾播放已經是他們文化的傳統,大眾也已經養成聆賞的習慣,「節目夠好,影像夠好,人們反而會憧憬去劇院看演出,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只要開始就不會太遲。」(編輯:管中維)10904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