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爵士 台灣音樂人美國巡迴打破藩籬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1日專電)爵士樂在台灣市場不大,仍有一群音樂人默默耕耘。爵士低音提琴演奏家徐崇育近期訪美,與Soy La Ley樂團團員巡迴演出,以融入台灣敘事的創作打動樂迷,突破文化藩籬。
徐崇育以「爵士樂之父」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音樂與人生故事為核心,運用拉丁爵士和非洲古巴(Afro-Cuban)音樂元素重新詮釋,並融入台灣敘事創作,上週與團員從紐奧良起步,巡迴芝加哥、紐約、康乃狄克州等地演出。
徐崇育今天在紐約受訪時開玩笑說,東方面孔在美國演奏爵士樂,就像是外國人到台灣演歌仔戲。至於怎麼爭取外國樂迷認同,徐崇育自豪表示:「音樂彈下去就知道了。」
徐崇育早期熱愛搖滾,大四因緣際會愛上爵士樂,直到25歲才開始學貝斯,師從賽西爾麥克比(Cecil McBee)等爵士名家。2014年,他的首張創作獲第5屆金音創作獎「最佳爵士專輯」肯定,隔年再獲第26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等3項提名。
曾旅居紐約8年的徐崇育認為,台灣人演奏爵士樂,不必非得帶有所謂的「台灣風味」。
徐崇育說:「演奏古典音樂,你不會說彈巴哈又加進『望春風』。我們先尊重巴哈,從他的角度開始,慢慢地我們自身觀點成熟了,就用自己的觀點詮釋音樂。我們用這樣的態度玩音樂,取得喜歡拉丁音樂的人認可,也讓台灣不了解拉丁音樂的人欣賞。」
為了這次巡迴,徐崇育譜寫原創作品致敬路易阿姆斯壯,上週在紐奧良爵士博物館(New Orleans Jazz Museum)首演。這是紐奧良爵士博物館成立逾半世紀以來,台灣樂團首次獲邀赴館內演出,也促成與紐奧良重量級音樂家的跨國合作。
紐約是巡迴第3站,徐崇育和團員今晚在曼哈頓下東區的波多黎各詩人咖啡館(Nuyorican Poets Cafe),與委內瑞拉鋼琴家路易斯貝德摩(Luis Perdomo)等紐約音樂人攜手演出。
徐崇育坦言在紐約安排演出最難,因為全球最棒的音樂家都在這座城市,對於不住紐約的亞洲爵士音樂家來說又更加困難,因為缺乏人脈,紐約客對他們也相對陌生。他與團員最後以過往成就和非洲古巴爵士樂風,成功說服波多黎各詩人咖啡館出借場地。
隨徐崇育訪美的團員包括中音薩克斯風手潘子爵、次中音薩克斯風手潘恒健。潘子爵在台灣學習爵士樂,首次在美國演出令她十分興奮,當地樂迷不吝熱烈鼓掌激勵,讓她演出更加盡興。
潘恒健曾在波士頓進修3年,他提到,當年畢業想過有朝一日要返回美國巡迴,但以亞洲音樂家身分很難實現,這次算一圓夢想。
這支古巴爵士樂團名為西文Soy La Ley,源自1970年代一首曲名,中文直譯為「我即是法律」。
徐崇育解釋,團名聽起來很霸氣,目的其實是鼓勵團員,台灣大部分人沒聽過古巴音樂,但團員只要認真付出,音樂也能玩得有聲有色。久而久之大家就會知道,音樂和膚色其實沒有太大關係,血液裡只要有愛音樂的成分,什麼音樂都可以玩。
在台灣,爵士樂曾歷經數十年斷層,直到2000年後,赴歐美學成歸國的一批音樂人才逐漸繼承衣缽,讓爵士樂在台灣迸發新生命,徐崇育便是其中一分子。
這份對爵士的愛,讓徐崇育背負傳承名師演奏風格的使命。他說:「就算今天商業上不成功,沒有人理我們,我們還是會繼續做。這是我們家裡的文化,必須傳承下去,我們不會因為其他外力而停止做這件事。」(編輯:陳永昌)10809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