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二O七舊的不去特展 展現台灣惜物精神
2019/1/17 17:31(1/17 17:41 更新)
(中央社記者汪宜儒台北17日電)東西舊了、壞了怎麼辦,在物資缺乏的年代,找人修補是最好辦法。在迪化二O七博物館正舉行「舊的不去-修補的故事」特展,展示陶瓷、漁網等老物修復物件,重現職人修補技藝。
迪化二O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表示,早年的生活物件破了,無論價值高低,拿去修補是最為平常的事情,是節儉惜物的美德,是資源環保再利用的展現,更是對物件背後情感的珍惜,「在絲襪還是舶來品的年代,一雙絲襪近百元,師傅補一個破洞只需兩塊錢,就可以繼續穿好久,但隨著經濟成長發達,物資取得容易,現在修補反而成為一種回憶」。
特展中有陶瓷、針織衫、鋁製鍋盆、油紙傘、書籍、竹編品、藤椅、漁網、蟲膠唱片、藺草蓆等物件展示,其中更有中山堂所珍藏的日治時期江山樓的鋦釘碗盤,藉以展現職人的修補技藝。此外,策展團隊也特地全台走透透,訪談職人故事,讓即將消逝的修補技藝重現於當代,喚回記憶。
策展團隊表示,專業師傅的技藝是累積多年而得的,有句諺語:「做的是師傅,修理才是真功夫。」意思是,修理的手藝要比做出新東西更困難,因為要在別人製作的物件上修補,除了得了解原物件的特性,更得按物件紋理修復,展現的是修補的專業技術。
「舊的不去-修補的故事」特展自即日起在迪化二O七博物館展出至7月7日。特展期間另有多場關於鋦瓷、竹編、蟲膠曲盤等講座,相關資訊可至迪化二O七博物館官方網站查詢。(編輯:張雅淨)10801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