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跨90年時空 林懷民之父等人幼年童謠面世

2018/11/1 19:5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1日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今天發表「日治時期兒少文學讀本」,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之父林金生、「台灣肝病醫學之父」宋瑞樓等人幼年的童謠作品,跨越90年時空重新出版面世。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自2004年起,每年譽揚對藝術創作教育、推廣或對文化環境有貢獻的藝文組織。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於2016年獲譽揚,文化局特別提供新台幣160萬元經費,供譽揚計畫之用;學會則將經費用於出版日治時期台灣少年小說讀本「春風少年歌」和2本日治時期台灣童謠讀本「寶島留聲機」與「童言放送局」。

「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負責主編這3冊讀物。她指出,台灣總督府於1926到1930年大力推廣兒童文學,當年不少作家和公學校老師除了自己創作童謠,也鼓勵學生創作,因此當時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了許多童謠作品。

封德屏說,「童言放送局」收錄林懷民的父親、前內政部長林金生小學4年級的作品「木屐聲」和宋瑞樓3年級時創作的「時鐘和打鐵匠」;畫家郭雪湖啟蒙老師陳英聲所寫的「牛呀牛呀」和本土政治領袖蔡培火創作的「月娘光」則可以在「寶島留聲機」裡讀到。

她指出,為獲得家屬授權出版,他們展開長達半年的尋人任務;由於創作時間距今已90年,這項任務超乎想像地艱難,必須透過作者當年就讀的學校,或請文化局發文給戶政事務所,好不容易才聯絡上25位作者的家屬。

封德屏說,大部分家屬得知父母或祖父母幼年曾創作童謠,都既激動又不敢置信,「我們有給他們授權費,他們就說不要」。家屬說,「我們要來買書;很高興知道當年我阿嬤竟然會寫童謠、我爸爸原來在當年那麼艱苦的環境中,寫過童謠」。

作者之一、大湖公學校2年級學生陳氏信20多年前辭世,她的兒子羅文章今年已75歲。

羅文章告訴中央社記者,看著家裡的老房子,還能想像母親幼年創作時的情境。他們特別把媽媽所寫的日文童謠交給住在美國的姐夫譯成中文;母親辭世多年後還能看到她當年的作品,全家人都覺得既激動又驕傲。(編輯:張銘坤)10711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