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設計雙年展 台灣館展開文化外交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倫敦6日專電)台灣首次以「台灣館」形式參加倫敦設計雙年展,5日舉行開幕國際交流會,策展人蘇承璞、受邀參展的台灣藝術家吳政璋、許哲瑜導覽以台灣經驗出發的藝術作品,展示文化外交。
台灣館開幕國際交流會在索麥塞宮(Somerset House)舉行,倫敦設計雙年展總監、倫敦建築嘉年華會、倫敦工藝週、芬蘭文化中心等英國歐洲建築、藝術界重量級人士與會。
倫敦設計雙年展執行總監葛斯(Sumantro Ghose)特別出席支持。他表示,這是台灣第二次參與倫敦設計雙年展,今年有43國家、城市、地區及特殊企劃參展。
葛斯表示,今年主題為「情緒狀態」,邀請設計師及藝術家呼應這個主題,而許多回應,包括台灣館都是有關於地方、文化認同、歸屬感等,對於地球村的當今社會而言,這些回應相當有趣。
他也表示,過去數星期,他在各展覽館會場穿梭,聽到不同語言的人士熱切交換意見,像是台灣館藝術家與瓜地馬拉藝術家交流,還有非洲、東亞、歐洲等地藝術家到場,非常高興看到這種大熔爐的場景,也感謝駐英代表處對文化外交的支持。
駐英代表林永樂表示,繼2016年,今年是台灣第二次參加倫敦設計雙年展,很高興有此機會透過台灣館的展覽作品,讓國際人士更深入了解、認識台灣社會與台灣的藝術文化。
策展人蘇承璞表示,呼應本屆倫敦設計雙年展的主題「情緒狀態」,「隱形的吶喊」不同於聲嘶力竭、澎湃的情緒展現,而是以亞洲社會壓抑的方式,進行情緒的表達。以藝術家吳政璋、許哲瑜一宏觀、一微觀,一外顯、一內在的不同角度,把台灣不同的情緒,在此次展覽展現。
擔任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助理教授的吳政璋,10多年前以學校為主題拍攝,利用閃光燈對臉上打光,造成照片中自己臉部的曝光過度,五官消失,代表對學校制度的抗議。之後也以同樣方式拍攝競選旗幟、養殖場管線等,象徵過度慾望而造成的不合理現狀。台西六輕工業區、貢寮的核四廠等,都在這次展覽中呈現。
吳政璋說,這是他首次使用3個螢幕的影像來呈現作品,主題「台灣美景之噪音計畫」,是他這幾年觀察台灣文化、個人習慣,以及政治經濟發展,對環境累積的影響。他利用光線的方式處理情緒,也回應展覽主題,並收錄鐵工廠、垃圾車音樂等音樂,與拍攝畫面同時播放。
他表示,雖然拍攝的環境並不美,但他透過影像把它們轉化成美麗畫面,搭配背景音樂,在觀看時會產生一種矛盾情緒。
許哲瑜的「穿顱透寫」是一齣40分鐘影片,主要拍攝三個人物故事,包括他哥哥、動新聞的動畫師,以及一名繪製嫌疑犯肖像的警察,呈現個人記憶與公眾媒體之間的交織關係。
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9月4日至23日在索麥塞宮展出。(編輯:林治平)10709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