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元普渡文化深植民間 促族群融合溯自清代

2018/8/9 12:56(8/10 09: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9日電)農曆7月將至,全聯中元節廣告意外引起熱議。台灣普渡文化與歷史間有著微妙關連,根據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林富士研究,藉由中元普渡促進族群和諧的作法,可追溯到清代的祭厲文化。

全聯福利中心的中元節廣告因被質疑影射陳文成事件而引起網路社群廣泛討論,7日雖宣布停播但也說明廣告初衷是感念先人,「無論什麼背景、出身,都能一視同仁地得到愛與包容,是這個社會最偉大的地方,而中元普渡的習俗證明了這種美好的真實存在」。

至於普渡用來「促進族群和諧」的緣由,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林富士撰寫,三民書局7月出版的新書「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裡「想我七月半的好兄弟們」篇章指出,台灣在清代政府統轄期間,早已有過官方版本的中元普渡。依照清代禮制,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必須設置「厲壇」(厲指稱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由官吏率百姓定期「祭厲」。

書中詳述,清代噶瑪蘭地區(今宜蘭一帶),當時漢人與原住民雜處,各地移民先後擁至,族群之間衝突頻繁。加上東北角一帶,地震、颱風、山崩、海難、豪雨所造成的災害又接連不斷。因此,自漢人入墾以後,死難於族群衝突和天然災害的人數相當多。

林富士寫道,當時喀瑪蘭通判姚瑩(相當於現在的宜蘭縣長)便在道光元年利用秋季(中元)祭厲的機會,召集文武官吏、漳泉粵漢民及原住民共2000多人,大家共同祭祀當地開闢以來的死亡者。

祭厲後,姚瑩又使漢、原人民互拜,為他們陳說和睦之道。據說,當時許多人因為聽了姚瑩的演說,感動得哭泣流淚。

林富士在書中說明,當時官員「祭厲」的主要動機:一是可憐這些孤魂野鬼杳杳無歸,其次是防止陰靈作祟,三是希望這些接受獻祭厲鬼能做城隍和陽間官府密探,監察民眾行為善惡。

「這些動機,說穿了,主要還是基於統治上的考量。」林富士說,因為若能防止厲鬼作祟,社會秩序較穩定。其次是警告民眾,這些孤魂會協助官府監察行為、施行賞罰。此外,將厲鬼納入祀典,也可使百姓不致於過於依賴巫祝或僧道,脫離政府管束。

林富士認為,當前許多社會問題已不能仰賴官方「祭厲」或「普渡」來解決,但清代的台灣歷史仍是一口警鐘提醒各族群間融合的重要性。(編輯:梁君棣)10708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