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首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指定唱台灣創作

2018/6/27 16:41(6/27 18: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7日電)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今年首度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提供22首指定曲曲庫,其中有21首都是台灣作曲家作品,不僅要讓國際參賽者唱台灣的歌,也鼓勵台灣作曲家創作。

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今年邁入第18屆,這次邀請5支國外合唱團登台輪番演出,也更突破以往,同步舉辦第一屆「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首度舉辦的大型國際合唱賽事,由布斯托、松下耕及翁佳芬等國內外知名指揮擔任評審。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行政總監丁達明表示,近年來亞洲合唱蔚為風潮,已有多國舉辦多場國際合唱比賽,有鑒於台灣的合唱實力於亞洲名列前茅,卻未曾舉辦過正式國際合唱賽事,同時伴隨著求新求變與再進步的壓力,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2018年首度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

首次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已吸引51團報名,其中台灣有21隊、中國大陸14隊,其餘為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澳門,將在8月3日於國家音樂廳角逐大獎賽總冠軍。

合唱大賽的評審團來自西班牙、紐西蘭、新加坡、拉脫維亞、日本、菲律賓、保加利亞、印尼、台灣,包括布斯托(Javier Busto)、葛瑞爾斯(Karen Grylls)、桂乃舜(Nelson Kwei)、利耶賓許(Janis Liepins)、松下耕(Ko Matsushita)、帕敏圖安(John Pamintuan)、帕羅薇琪(Theodora Pavlovitch)、史文森(Aida Swenson)、彭孟賢、翁佳芬等10位評審,皆為活躍於國際樂壇的知名指揮家及作曲家。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音樂總監古育仲表示,這次比賽目的在推動國人創作、演唱國際樂壇主流無伴奏合唱,台北愛樂在22首指定曲曲庫中,只有一首是匈牙利作家作品,其餘都是台灣本土作家創作,語言涵蓋台語、客語、國語、原住民語,當中近1/3為台灣青年作曲家的合唱創作。

古育仲表示,希望透過舉辦合唱大賽,藉此讓台灣原創合唱作品拓展至世界各個角落、更盼能鼓勵更多國人作曲家投身合唱曲的創作,展現台灣合唱實力、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2018年台北國際合唱大賽8月1日至3日連續3天舉辦,共計51團角逐總冠軍、參賽人數超過2000人。賽事與波蘭克拉科夫國際合唱節、義大利里米尼國際合唱大賽和東京國際合唱比賽結盟,明年將共同舉辦世界合唱冠軍賽(World Choral Championship),邀請四大賽總冠軍同台競逐世界冠軍頭銜。

20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7月27日至8月5日,在國家音樂廳及基隆、桃園、新竹、台中、南投、台南、屏東等縣市巡迴演出。(編輯:張芷瑄)10706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