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堂城中店走過34年 見證重慶南路風華
書街舊事專題2(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2日電)金石堂城中店因租約到期,房東不續租,將於24日熄燈。回顧金石堂城中店34年歲月,見證重慶南路書店風華。
金石堂城中店地處的台北市重慶南路,曾是日治時代台北城最繁華的本町通(重慶南路)與榮町通(衡陽路),城中店見證重慶南路書街的繁華,過往沉浸在書店的知識之海,愛書人舉步遊逛之間,老建築物裡盈滿了人們安心的踏實,而這份閱讀的安寧舒適,正是書店存在的使命。
34歲是金石堂城中店走過的歲月,正如作家吳若權所言,「金石堂城中店華麗轉身,告別一座城市,記憶不滅,精采一輪歲月」。城中店的歇業,讓人緬懷起重慶南路從1940至1990年代的風華絕代。
時報出版「書街舊事:從府前街、本町通到重慶南路」作者黃開禮寫道,在那個時代,店面被視為不得了的金雞母,尤其從北門到西門這一帶,是台北城最繁榮的中心,重慶南路「書店一條街」更是國家文化重鎮的象徵,這裡出入最多的就是年輕人。
黃開禮認為,年輕人是生力軍、是社會未來的棟梁,所以書店販賣的其實就是希望與隱藏的力量。
重慶南路是當時台北城繁榮的代表,更是台灣文化草創期的象徵,作者黃開禮透過書籍細數前塵往事,帶領讀者回顧書街從風雨飄搖到風起雲湧的半世紀。他在書中坦言,「其實門市的利潤微薄,如果沒有自己品牌的出版品做主力,要獲利並不容易」。
事實上,當時的書街與台灣經濟起飛的鏈結,也顯示出台灣根基的元素。黃開禮在書中描述,1960年到1970年代物資匱乏、電視也不普及,看電影又是高端消費,閱讀便成為一般人消遣情緒的出口,「當時開書店一定要兼做出版,才會有高利潤,但當年偷書賊非常多」。
黃開禮自己開店時,房租就占了營運成本1/3,人事占1/3,稅賦、水電等開銷不說,一本書進價7折,售價8折,「賣10本書可賺1本書,如果不巧有雅賊進門偷了1本書,就要白做10本書才能打平」。
當時黃開禮在重慶南路擁有的3個門市,除代銷其他出版社書之外,正文與正元兩家出版社每年的印書量超過百種,出版書種有社會人文、哲學藝術、散文小說、財經、醫藥、生活保健和辭典、字典、高工高職教科書、電腦等。「出版市場如此的蓬勃興旺,又何必在意有沒有店面?所以大家都想開門市,好像也是一種傳統觀念的魔咒」。
他也在書中透露了書店與租書店的關係,「武俠小說最早在報紙副刊上連載,每天刊出約千字,讀者往往意猶未盡。因此,出版社將作品集結成書後,立即風靡全台」。但那時買書對一般人仍是負擔,租一本書只要書價1/10,租書店應運而生,光台北地區就有1000多家,雖然大多設在小巷弄裡,卻門庭若市。
黃開禮回憶,租書店應運崛起後,造就台灣大眾文學傳播風潮,無論言情、武俠、歷史、古典小說或鄉野傳奇,都是書店熱銷書。此外,日漫興起,漫畫書又為租書店再創高峰。
曾經那是一個台灣文化萌芽期的舊時代,34年後金石堂城中店因租約到期歇業,道盡了實體書店門市的經營困苦,更多無法忘懷的,是人們對書街舊事的難忘情誼。(編輯:唐聲揚/張芷瑄)1070622
延伸閱讀》金石堂城中店24日歇業 倒數36小時不打烊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