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堂排仙戲 外國人也著迷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29日電)發跡於嘉義的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近年來屢屢應邀至國外表演,在操偶技術指導藝師王進貴的建議下,每場演出前都有「排仙戲」,並以當地語言發音,讓外國人為之著迷。
三昧堂行銷總監嚴仁鴻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三昧堂成員是由一群布袋戲迷所組成,成員有大學助理教授、工廠作業員、美髮師、醫師助理等,剛開始只是成員有相同興趣,自行創造布袋戲偶,並無布袋戲演出。
嚴仁鴻指出,三昧堂自2011年在嘉義市交趾陶館首展後,即邀約不斷,並自2012年開始有布袋戲演出,主要由雲龍閣掌中劇團第二代成員王文志負責操偶,其他成員因來自各行各業,大多是操偶的門外漢,因此請來雲龍閣掌中劇團長王進貴協助訓練操偶。
他說,現年53歲的王進貴,18歲時就拜雲林縣四湖布袋戲藝師吳萬響為師,學成後自行創立「雲龍閣掌中劇團」,如今有35年的布袋戲演出資歷,他擅長演外台金光戲偶,年輕時也曾協助吳萬響布袋戲團拍攝「烏龍院」電視布袋戲,是台灣資深的操偶師之一。
王進貴受訪表示,近幾年來因傳統布袋戲逐漸式微,外台布袋戲大多只有廟會節慶才看得到,由於同業間削價競爭,劇團存活不易,僅靠演布袋戲無法養活一家人,因此大多數操偶師平時都有正職工作,一旦有演出機會才會排休假兼職演出,這也是傳統布袋戲團逐漸消失的原因。
他說,這幾年看見兒子王文志參與三昧堂演出,在國際上逐漸闖出名號,且交通部觀光局還多次邀請三昧堂代表台灣到各國展演,令人感到欣慰。
不過,王進貴認為三昧堂的戲偶製作工藝雖有很高的藝術水準,但演出操偶技巧仍有待加強,因此決定傾畢生所學訓練三昧堂成員,讓所有成員都可以成為操偶師。
王進貴表示,如今三昧堂已打開知名度,在國內外有很多演出機會,「但有些傳統的東西一定要有」,像「排仙戲」是每個劇團演出前敬告天地神明的儀式,他認為絕對不能少。
他說,「排仙戲」也稱「扮仙戲」或「吉祥戲」,出場的神仙都有其象徵意義,因此他建議每次演出前,這個傳統儀式一定要有,而三昧堂也從善如流,每次演出前都會演出改良版的「排仙戲」─「天官賜福」。
王文志說,三昧堂成員應邀至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日本等國表演前,必定會演一段以當地語言發音的「天官賜福」,他發現外國人竟然比台灣人還著迷。
他說,每次對外國觀眾講解其中的「財神天官」可以帶來財運時,都可以看見許多外國觀眾瘋狂擁抱天官,甚至親吻天官戲偶,讓他看了十分感動。
嚴仁鴻指出,三昧堂在雲龍閣掌中劇團的協助下,如今已能靠成員獨力演出一個半小時以上的戲碼,除了赴外國演出外,也協助國內慈善團體公益演出,並在文藻外語大學、南台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等校開課教授布袋戲相關課程。
他說,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已進駐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為了傳承台灣布袋戲文化,日前在表演藝術中心免費開辦「布袋戲操偶研習營」,沒想到公告上網後就被「秒殺」,許多向隅者抱怨網路報名人數上限20人太少。
為此,三昧堂與文藻外語大學「布袋戲在地國際化」計畫團隊決定加碼,預訂於10月7日加開「布袋戲操偶營」、10月14日加開「布袋戲拍片營」,2個營隊都免費,研習後有結業證書,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操偶技巧。10609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