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和賣港口 中國商務部專家批「在商不言商」
(中央社台北27日電)香港長和集團擬出售包括巴拿馬等港口資產引發爭議,中國商務部專家公開質疑,長和集團以「短平快」而非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與美國貝萊德達成協議,是「在商不言商」。
「短平快」是中國流行用語,一般形容開發項目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高。
據港媒01,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昨天在中國網上發文質疑,長和沒有採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美國財團貝萊德(BlackRock)達成出售協議。
文章聲稱,「李家用『在商言商』作為擋箭牌,因而引起許多人的反感」、「許多人不贊同李嘉誠及長和用『在商言商』的邏輯加以解釋。但在我看來,李家出售巴拿馬兩港口的行為恰恰是『在商不言商』的表現」。
文章說,賣港口經營權當然可以,但要符合商業邏輯,「按理說,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但李嘉誠及長和出售港口經營權的時候,並沒有採用全球招標價高者得的方式,反而『短平快』地與貝萊德達成出售協議。這難道符合邏輯嗎?」。
長和是李嘉誠家族控制的公司,3月初公布與貝萊德為首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定,計畫向該財團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的資產,轉讓持有和營運的海外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路。這些港口分布於23個國家,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
長和公布上述決定後,香港親北京的大公報近期持續刊文加以批評,內文措詞頗為激烈,既批美國,又指責長和「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官網則轉載了其中兩篇。
這也是北京歷來首次以這種間接方式批評李嘉誠家族。外界認為,李嘉誠家族已因這次出售決定面對巨大壓力。
香港經濟日報今天則報導,長和決定出售港口前未與北京討論,引起中國高層「震怒」,但雙方目前已有溝通並嘗試尋找折衷處理方法。(編輯:周慧盈/邱國強)1140327
- 2025/03/29 14:07
- 2025/03/28 20:46
- 2025/03/28 18:45
- 香港長和賣港口 中國商務部專家批「在商不言商」2025/03/27 15:14
- 2025/03/27 13:23
- 2025/03/27 13: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