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標準趨嚴 中國多地選調公務員拒絕留學生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留學生返國就業越來越不吃香,多省市去年選調公務員相繼限制甚至拒絕留學生報考,即便是哈佛、劍橋等一流名校生也不得其門而入。據陸媒報導,主因是政治標準越來越嚴,「政治素質過硬」成為先決條件。
所謂選調公務員,就是中共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每年從高等院校選調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進行重點培養。他們的待遇升遷比一般招考的公務員要好。
海外名校畢業生曾經是中國各地爭相選調的優先對象,如今選調公務員大門卻越來越窄,甚至直接關閉。
據搜狐城市1日報導,2024年,從中國各地傳來一個重要信號,多省市的公務員選調,開始明確限制甚至「拒絕」留學生。
在經濟第一大省廣東,2025年度「選調優秀大學畢業生」的範圍發生罕見變化,往年可報考的「國(境)外知名高校」名單全部消失了,包括哈佛、劍橋、牛津等60所全球名校。
在「考公大省」山東,2025年度定向選調、常規選調公務員範圍也都取消了海外大學,向留學生關上一扇門。
河北省2023年度的選調對象範圍裡還包括QS排名約為前50名的院校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畢業生,只是要求大專院校需要在選調範圍內的國內大學就讀。2024年,選調範圍調整為國內重點院校與河北省屬骨幹大專院校。
近日,河南省發布「關於2025年選調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通知」,職位包括「普通類選調生1092人,法檢專項選調生106人」,則可以面向境外大學,但也明確要求須為碩士以上畢業生,且大學階段在國內大專院校就讀。
山西省則是「循序漸進」,2022年定向選調首次面向海外院校招錄,入選大學名單有94所;2023年海外院校縮減到64所;2024年則不再招錄海外院校學生。
在首都北京,2025年度定向選調同樣將留學生拒之門外;「優培計畫」仍然可以報名,但也要求海外名校研究生大學畢業於國內43所「雙一流」大學或25所大學「雙一流」建設學科。定向選調和「優培計畫」的區別是,前者是公務員編制,後者則屬於企事業單位。
報導說,隨著北京、廣東、山東在選調工作中對留學生做出明確限制甚至拒絕,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省市跟進,做出類似的調整。
這對不少中國留學生來說,可能是「當頭一棒」,因為回國考公考編也是一個重要的出路。
報導引述一份由中國世界青年峰會和獵聘發布調查報告,中國海外留學生畢業規劃首選中,「考公務員」占了17.73%,排在第3;有74.4%的留學生認為「海歸」群體中存在著「考公熱」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畢業後首選「找全職工作」的中國海外留學生當中,也有84.21%的人打算回國就業,比例相當高。在這些人當中,又有45.23%求職最想去國企央企,排名第一。
為何中國多省市選調對留學生做出限制甚至直接拒之門外?報導提到,比起公務員考試,選調生的選拔有不同的標準,具有「更高的政治標準」。
比如,河南對選調生的報考資格,明確要求必須符合以下至少一項條件: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報考學歷學習期間擔任過班級(含班級)以上學生幹部且連續1年以上、獲得校級(含校級)以上獎勵、大學期間具有參軍入伍經歷。
報導指出,中國其他省市的報考資格條件也有類似的要求。「政治素質過硬」、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等標準,被放在最前頭。應該說,「在選調這件事上,國家的標準變得越來越嚴格了」。
報導也提到,中國海歸留學生的光環逐漸褪去,曾經的就業優勢不再。海歸留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早已不再是「稀缺物種」。
據中國教育部資料,1978至2019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人,其中490.44萬人已經完成學業,423.17萬人選擇回國發展,占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6.28%。
2021年,中國回國留學生首次突破百萬人,「海歸」含金量急劇下降。(編輯:楊昇儒/張淑伶)11401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