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投入22.5億元發消費券 中國網友批毫無誠意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上海市政府25日宣布投入財政資金人民幣5億元(約新台幣22.5億元)對特定服務業發放消費券。但「滿額折抵」、「先到先領」等規定遭網友批評毫無誠意。學者分析,此舉促進消費的效果不大,反而暴露中國經濟問題嚴峻到讓政府「不藏了」。
上海市政府25日宣布投入財政資金人民幣5億元對餐飲、住宿、電影、體育4個領域發放「樂·上海」服務消費券,28日開啟第一輪發券,採「先到先得」方式領取。
除了電影消費券是每張電影票可抵用20元或30元,其他都有不同檔次的滿額減門檻,如滿300減50、滿500減10等,換算折扣概念,大概在7折到9折之間。
美國之音今天報導指出,這種折扣方式「猶如百貨公司週年慶優惠」,也有上海市民認為上海市政府「淘寶用多了,開始照進現實了,太搞笑了,一點誠意都沒有,不可能促進消費。」,並擔心此舉可能變相拿去補貼店家。
報導指出,微博也湧現針對消費券的質疑聲浪。有上海網友批評,「不捨得就不要發,又想刺激老百姓消費,又不捨得放水」,也有網友表示為何不發現金,更有網友質疑,「為什麼每次發放都遮遮掩掩,告訴你補貼、不告訴你在哪兒領?」
報導引述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分析,因為上海消費券採取「先到先得」限量模式,而非普發,效益恐極為有限。
他表示,這就是鎖定有消費力的對象,以立即達到數字績效,這符合中共統治的短線操作慣性,然而一旦設有消費門檻,市民的接受度恐不高。
吳瑟致還指出,由民眾先消費,店家給折扣後再憑券向政府領取補貼的模式,恐有不肖店家會先變相漲價,再推出折扣,銷帳模式可能會產生弊端。至於代墊折扣的店家最後是否能從政府方面拿到補貼,也是變數。
吳瑟致分析,「中國民眾現在並不想增加消費,而是要提升消費能力,這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這個(消費券)政策恐像石頭一樣,投到水裡面,沒有任何效果」。
報導指出,上海早在2022年8月就曾發放過總額10億元的消費券。當時因疫情封城重創經濟,上海市政府以「在線報名、搖號中簽」的方式發放電子消費券,以促進消費。
對於這種消費券措施,龍華科大助理教授賴榮偉認為,僅能促進短期消費,無法扭轉中國經濟長期結構性的滑坡。在消費降級趨勢下,最先節省的就是娛樂支出,「會為了50元的折扣多花250元的人應該為數不多」。
報導指出,上海發放消費券,恐意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並不像外界所評估地那麼悲觀,但賴榮偉認為,上海此舉反而暴露出中國經濟的嚴峻程度,就像中國各級政府一樣,已經「不藏了」,開始積極救經濟。(編輯:廖文綺/謝怡璇)11309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