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懲治台獨規範模糊 學者:友台外國政要恐犯法

2024/6/24 14:07(6/25 08: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4日在台北舉行座談會,邀請多位法律與中國問題學者就中國發布懲治台獨的「22條意見」相關議題發表看法。中央社記者吳柏緯攝 113年6月24日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4日在台北舉行座談會,邀請多位法律與中國問題學者就中國發布懲治台獨的「22條意見」相關議題發表看法。中央社記者吳柏緯攝 113年6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24日電)中國21日發布「懲治台獨」新規,學者指出此舉單方擴張了管轄權已違反國際法並侵害人權,且規範、執行方式與對象相當模糊,恐怕連友台的他國政治人物都「犯法」。

中國21日發布懲治台獨的「22條意見」,對涉及「分裂國家」者可以進行「缺席審判」

缺席審判小百科

  • 缺席審判或稱為缺席判決,指當事人和代理人未出席、且未陳述意見的審判。
  • 台灣刑事訴訟法第305條規定:「被告拒絕陳述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其未受許可而退庭者亦同。」第306條規定:「法院認為應科拘役、罰金或應諭知免刑或無罪之案件,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 缺席審判用於英美法系暗示被告在出庭的權利遭侵犯。部分歐陸法系則將被告缺席認作辯護策略。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看更多
關閉
,最重可判死刑。今天上午,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舉行座談會,邀請多名法律與中國問題學者就這項議題發表看法。

台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指出,這22條意見創造了「兩個模糊」,第一個是「一手搞融台,一手搞法律戰」,在鼓勵台灣人辦理居住證等措施同時,透過嚴厲的規範使人心生畏懼;第二個則是相關的定義還有執行的細則是模糊的,因此可能會提高台灣的外部風險,例如民眾赴與中國友好、簽有司法互助的國家旅行、洽公時,可能也必須多加注意。

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表示,這件事情本身就違反國際法。

他說,在台灣無論是主張台獨或是維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都是一種政治主張,沒有構成犯罪,但是中國利用「反台獨的大旗」將其解讀為分裂國土的犯罪並入罪化,完全擴張了單方的司法管轄權並成為長臂管轄。

他強調,因為單純的政治主張或進行政治活動、政治討論與批評不同意見的人,這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這是國際人權公約所保障的表意自由,因此中國因言入罪,或因政治活動入罪的情況,是違反國際人權法。

前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提到,在這次發布的意見中提到,如果是推動台灣加入僅限於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是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也都構成犯罪,那麼不分陣營,許多台灣的政治人物都有可能被入罪。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成員王智盛進一步表示,這份文件中的適用對象相當模糊不清,按照這份文件的陳述方式,許多友台的外國政要,以及與台灣密切互動的國外智庫,恐怕也違反了這項法律。

宋承恩認為,在中國將法律工具武器化後,台灣必須更加積極的向外進行外交的安全聯絡網,讓國際社會理解這樣的文件不該進入國際法律體系,變成其他國家適用的工具。(編輯:張淑伶)11306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