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權觀察:中國大改新疆村名 消弭維族文化表述

2024/6/19 13:0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8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今天公布報告說,中國新疆地區當局系統性為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所住村莊改名,以反映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為的是攻擊少數民族的文化認同。

美聯社報導,根據總部設於美國的非營利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與挪威組織「維族救助」(Uyghur Hjelp)合力完成的報告,新疆有約630座村莊改名,以移除有關伊斯蘭或維吾爾族文化與歷史的用詞。

這份報告比對中國國家統計局2009年與2023年間列出的2萬5000座新疆村莊名字。

這些村莊中像是指稱維吾爾族傳統彈絃樂器的「都塔爾」或聖殿「麻扎」等用語,都被換成諸如「幸福」、「團結」與「和諧」等共產黨政策文件中常見的用詞。

新疆幅員遼闊、與哈薩克接壤,居住著約1100萬名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2017年,中國政府發起同化運動,使出的手段包括大規模拘禁、所謂的政治教化、拆散維吾爾族家庭與強迫勞動等。

中國進行打壓時,估計有超過100萬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與吉爾吉斯族等少數民族遭關押在法外拘留營。中國政府當時稱這些拘留營是「職業培訓中心」,並稱這是遏制分離主義與宗教極端主義的必要之舉。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UN Human Rights Office)2022年認為新疆違反人權的指控「可信」,並稱中國可能在此區犯下違反人道罪。

名字遭更換的新疆村落名稱,包括提及宗教的用語,像是蘇菲派(Sufi)宗教導師「霍加」(Hoja),與蘇菲派宗教建築物「哈尼喀」(haniqa),或像是指稱薩滿巫師的「巴合希」(Baxshi)等用語。

報告指出,提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維吾爾族歷史或區域領導人的字詞也遭移除。

人權觀察中國部代理主任王松蓮(Maya Wang)說:「中國當局更換新疆數以百計的村莊名字,把富含維吾爾族意義的名字改成反映政府宣傳的用語。這些改名做法似乎是中國政府企圖消弭維吾爾族文化與宗教表述的一部分。」

旅居挪威的維吾爾語言學者、維族救助創辦人阿尤普(Abduweli Ayup)說,中國政府想要「抹除民眾的歷史記憶,因為這些名字讓人們想起他們是誰」。

報告指出,大多數的村莊改名是發生在2017年到2019年,當時正值中國政府嚴重打壓新疆時期。(譯者:張曉雯/核稿:盧映孜)11306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