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灣作家馬世芳文青告白 大馬分享飲食音樂饗宴

2024/6/17 09:36(6/17 09: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4台灣文學系列講座」落幕,集作家、樂評人、6度獲廣播金鐘獎等多重身分的馬世芳以「從吃好吃到寫好吃」及「一個台灣文青的告白」壓軸,讓大馬讀者感受台灣文學之美。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攝  113年6月17日
「2024台灣文學系列講座」落幕,集作家、樂評人、6度獲廣播金鐘獎等多重身分的馬世芳以「從吃好吃到寫好吃」及「一個台灣文青的告白」壓軸,讓大馬讀者感受台灣文學之美。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攝 113年6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17日專電)「有些人會做菜,卻以下廚為苦;但做菜對我則是療癒」,首度赴大馬的台灣知名作家馬世芳讓大馬週末充滿台灣味。他說,作為一個以寫作為職志的台灣文青,當年經歷正是探索的起點。

集作家、樂評人、6度獲廣播金鐘獎等多重身分的馬世芳分別於15日、16日以「從吃好吃到寫好吃」及「一個台灣文青的告白」為題,與大馬粉絲分享台灣飲食文化與「地下鄉愁藍調」的音樂愛好饗宴。

馬世芳與大馬粉絲分享表示,當年的小文青,如今已年過半百,也從文藝青年到文藝中年階段,身為一個以寫作為職志的台灣文青,當年的經歷正是一個探索的起點。

馬世芳以2006年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為例指出,這是他20歲到30歲時作品,如今回首會覺得「臉紅」,也有起心動念想重新修改,但那是當時年輕的激情、壓力與熱切奔放的情感分享,如今已轉換為其他東西。

他並分享民謠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故事,感受巴布・狄倫的1965年作品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引領這位傳奇歌手的歌詞、曲調意境與MV拍攝,讓大馬粉絲猶如進入時光隧道。

馬世芳說,年輕時根本不知道他們唱的洋文歌是在講什麼,甚或不了解搖滾主題什麼意思,但那激烈槌打的節奏和聲量迫人的電吉他,激起了一股陌生的巨大的興奮感,彷彿年輕人目睹大人世界的一扇門在眼前洞開。

他並懷念年輕時那段BBS歲月,只要打開電腦,「總有願意傾聽的耳朵」,那樣的經驗,影響到幾年後的90年代尾。

對於家傳的美食滋味,馬世芳特別分享了「百頁包肉」家傳味,更公開家中的圍爐年菜菜單祕訣,諸如烤麩、腐皮捲、乾煎鯧魚(或清蒸全魚)、三杯雞、酒釀茄汁大蝦、炸春捲(冬筍肉絲)與百頁包肉,大方展現家傳手藝與幸福的好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台味「三杯雞」;他說:「我們家中的年夜飯主軸是母系的江浙口味,但這道台式家常菜插隊進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這道三杯雞是他「爸爸的三杯雞」,關鍵的祕快是要帶骨的土雞腿,蒜頭留到最後下鍋,創造出「我們家獨一無二的口味」。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現場聆聽的大馬媒體人陳文貴(Tan Boon Kooi)認為:「來馬世芳的講座,實際上也是為了緬懷自己的青春期與曾經的文青歲月。」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誠品馬來西亞聯手推出「2024台灣文學系列講座」,從5月4日起到6月16日止邀請朱宥勳、馬翊航、劉克襄、馬世芳等台灣指標作家,透過「品讀」與「淺談」等主題與讀者探索台灣文學的迷人世界,並由以銳利筆觸,描繪當代台灣眾生相的朱宥勳率先登場,馬世芳壓軸。(編輯:韋樞)1130617

集作家、樂評人、6度獲廣播金鐘獎等多重身分的馬世芳在吉隆坡以「從吃好吃到寫好吃」為題,分享台灣飲食文化。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攝  113年6月17日
集作家、樂評人、6度獲廣播金鐘獎等多重身分的馬世芳在吉隆坡以「從吃好吃到寫好吃」為題,分享台灣飲食文化。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攝 113年6月1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