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上海推動社區營造 貼近日常不打高空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4日電)海峽兩岸不時氣氛緊繃,來自台灣、在上海生活近20年的麥子,跳開意識形態或宣傳語言,透過藝術創作日常生活主題來連接滬台兩地,用草根方式在上海推動社區營造。
「上海50」是麥子(本名梁忠)策劃的展覽活動,目前在上海商業體「龍華會」展出,以繪畫創意展示上海生活的細節,包含食物、用品、景觀、人情味等,路過的民眾人人都可拿上畫筆,在小卡上留下自己的上海記憶。麥子說,這不只是畫畫,而是由「市民藝術家」共創的活動。
展覽牆上,麥子還畫了台灣啤酒、米糕、蔥花麵包等台灣日常飲食,介紹屬於台灣人的生活味。
麥子早年曾在台灣媒體擔任記者,隨著當時報社倒閉,2005年他到上海復旦大學就讀博士班,攻讀國際關係領域。儘管畢業後沒有繼續學術道路,也沒有在專業領域耕耘,但在復旦的期間,卻讓他有了一段觀察和適應不同體制生活的緩衝期,也更加認識上海。
從小就喜愛藝術的麥子,目前正職是平面設計師。他創立了「速寫上海」興趣小組,參與許多社區與街道的活動,希望畫畫活動能更多與社會有關聯,也因此他在業餘逐漸轉向了社區營造的工作,除了辦活動, 還能增進一群人互相了解與認同。
麥子觀察,相對於台灣人有更多對消費社會的反思和對傳統生活的珍惜,上海人普遍不喜歡談過往不光彩的苦日子,談到1930年代的風華、名人故居等則十分自豪。譬如西式建築武康大樓成為網紅打卡點,但全中國的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卻不是那麼多人提及。但他個人更喜歡以貼近居民日常的方式來感受生活環境。
一個台灣人在上海做社區營造,是否曾招來質疑?麥子說,目前沒有人直接跟他這麼說,就算有人這樣想也很正常。
他說自己雖然戶籍在台灣,但畢竟在上海跟此地民眾一同生活,所以也是這個社區的成員之一,就有資格來做這樣的事情,「戶籍只是人的屬性之一」。
和麥子一起做「上海50」直播節目的退休上海導遊田煥龍說,一開始覺得這些物品太平常、太生活了,但是透過問答、回憶過往細節以及照片展示,發現關心的人也蠻多的,特別是插隊落戶(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上山下鄉運甕)那一集,有特別多人看,於是感受到,這些生活雖然平常,但也是蠻有意義的。
麥子的興趣之路,邊試邊走,並不確定會發展成什麼樣。不過,他利用現在越來越普遍的直播推廣內容,加上實體的展覽,擴大了社區參與的可能,目前已有上海市區某街道辦事處的政府與他洽談合作。(編輯:吳柏緯)11305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