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習近平訪美為權宜之計 救經濟緩解內部不滿
(中央社台北12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美出席「拜習會」及APEC峰會。中國問題專家分析,習近平此次訪美為權宜之計,目的是救經濟及緩和內部不滿;但若認為此行可緩和美中關係甚至有助穩定世界局勢,都是緣木求魚。
根據中國外交部,習近平將於14至17日訪美,參加於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15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會談。
美國之音今天刊出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國光的文章。他分析,很長時間裡,人們並不看好習近平會藉APEC到訪美國,但現在這場旅行已經「板上釘釘」,但習近平為什麼要訪美?從經濟、內政及外交都凸顯習近平雖大權在握卻處於困境。
吳國光表示,歷經3年疫情後,北京當局預期的經濟反彈沒有出現,而是持續低迷,投資、外貿和消費這拉動中國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都呈現出疲軟無力的狀態。
他說,「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占美國經濟總量的比重,三十年來第一次出現下滑,從2021年的75.3%降到70.3%」,一年下滑5個百分點,這個數字應足以打擊習近平的信心與野心;今年在美國經濟持續繁榮、中國經濟欲振乏力的對比下,這個比重很可能進一步下滑。
種種跡象顯示習近平在中國人民中不受歡迎的程度越來越高,從一年前的白紙抗議,到前總理李克強10月猝然去世所引發的悼念活動,甚至上海民眾在今年萬聖節之際裝扮表演,都普遍視為民間對習近平高度不滿的表現。
此外,這位專家說,即使在權力層,本來被認為是習近平親信的前外交部長秦剛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上任半年左右即被倉促「清洗」,顯示了習近平大權在握背後的暗流湧動。
至於對外關係,以「一帶一路」峰會為例,2017年首屆有29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領導人出席,2019年的第二屆增加到36位,今年的第三屆則降到22位。
吳國光認為,習近平「忽然愛美」,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決定進行。
今年以來,習近平領導層再三發出訊號,試圖穩定民營經濟和外國資本的信心,這次習近平親自出馬訪美,目的很明確,就是藉助美國來拉抬經濟發展,緩和與西方關係,並緩解內部不滿。
吳國光分析,要習近平調整他自己10年來集中權力、打破任期限制、「自信」為「世界領袖」、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那一套治國路線和內外政策是困難的,如果習近平不會做這樣的調整,那麼這次美國之行只不過是一種權宜之計。
文章強調,因此期望習近平這次訪美能夠從根本上緩和兩國關係、甚至有助於穩定世界局勢,都可說是緣木求魚。(編輯:唐佩君/周慧盈)11211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