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未來幾個月 中國經濟走弱壓力持續加大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14日電)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近期中國的經濟數據顯示,未來幾個月經濟走弱壓力將加大;中國經濟復甦乏力主要原因可歸於出口弱、地緣政治風險、民營企業信心、房地產問題。
陸挺於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撰文作出上述表示。
陸挺指出,從近期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第2季經濟成長率等數據來看,推估未來幾個月經濟走弱壓力恐加大;一來是暑假結束,顯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後報復性消費反彈差不多結束了,二來是房地產問題連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金融機構、上下游廠商、一般家庭等。
陸挺點出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有4大主要原因。「出口較弱」,這是中國以外大部分國家加息、通貨膨脹等導致,加上疫後需求結構從商品轉向服務。「地緣政治問題」,今年地緣政治風險明顯上升,從各方面影響中國經濟復甦,包括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資和香港股市融資下跌。
「民營企業信心問題」,過去兩年對民營企業家信心構成衝擊,增加企業營運風險,導致民間投資不足,也對房地產行業產生影響。「房地產問題」尤其需要獲得重視,在房地產下跌前,其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約25%、對於政府收入貢獻約38%,房地產行業萎縮又對上下游企業應付帳款牽動連鎖反應。
「最關鍵的是牢牢抓住房地產這個『牛鼻子』」,陸挺認為,房地產是中國經濟重要支柱,在過去幾輪危機中,房地產是經濟復甦發動機。有些觀點指出,房地產維持L形走勢(下滑後穩住)即可,這忽略了房地產業複雜性;一定要有政策干預,否則很可能導致房地產、地方政府和多個相關產業陷入泥淖。
關於部分意見拿中國現況和日本失落30年相比擬,陸挺指出兩者情況不大相同。
陸挺表示,在這波房地產行業調整過程中,中國企業、居民資產受損程度遠遠小於當時的日本;當時的日本大城市土地價格掉了80%多、股市也掉了80%多;最近兩年,中國股市雖然不爭氣,整體下跌幅度仍有限;房地產方面,小城市跌幅大一些,大城市房價下跌幅度也還是有限的。
他提到,中國資產受損實體包括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開發商、居民;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房地產以外的企業沒有被深深捲進房地產泡沫,所以除了和房地產直接牽連企業外,製造業等其他企業沒有直接被捲入,這跟上世紀90年代日本是完全不一樣。
他強調,在1990年代,很多經營受損的日本企業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有能力賺錢、還債;目前面臨負債問題的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去還錢;房地產企業或許有意願,不過幾乎沒有能力還錢。(編輯:陳鎧妤)11209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