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病床不夠 醫師:防院內感染規劃不得不低頭

2023/1/1 12:2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疫情蔓延,感染人數持續上升嚴重擠兌醫療資源。學者估還須4到6週才會達重症高峰。有醫生表示,加護病房(ICU)床位不夠,多科室病床被挪用,防院內感染的規畫在現實下不得不低頭。

中國於去年12月初鬆綁防疫措施後染疫數急遽增加,求診壓力及群聚感染導致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曾引述公共政策專家分析指出,中國選擇開放的時間點非常糟糕,而且一直以來缺少明確清晰的開放路線,明顯準備不足。

新年一開始,中國多地傳出醫院取消休假,應對蔓延的疫情與急劇增加的就醫人數。

第一財經報導引述學者指出,包含北京在內多個目前正在爆發疫情的主要城市,要度過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預計還需要4到6週的時間;至於比較晚爆發疫情的城市,高峰的海嘯也將在不久之後到來。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分析,根據過往資料,Omicron引起的第一波社疫情,一般而言週期約在3個月左右,但由於中國的重症醫療資源資訊不明、民眾在防疫政策鬆綁前期的自我防範意識不足,加上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因此這波中國國內的疫情重症高峰期和疫情整體演進週期,很大的機率會拉長。「以北京為例,度過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預計還需要4到6週的時間。」

陸蒙吉認為,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一方面需要更充分調度社會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力量,落實醫療救治壓力分流;另一方面,要謹慎防止重症醫療資源分配失衡,導致其他疾病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床位越少,就越需要藉由基層醫療機構將病人分類分流,並爭取到更多資源幫助重症患者。」

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第一線的醫師最有感。

北京航太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濟超在報導中提到,目前醫院已將床位擴充至1200張,其中重症床位達到130張,占比超過10%。這個數字超出了國家衛健委提出的8%要求,然而即便如此,「無論是綜合ICU還是多個專科ICU,床位已經達到比較飽和的狀態。以呼吸科為例,在12月初床位擴增之後,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過100%。」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一名安徽當地綜合醫院的ICU主任坦言,「之前為防止院內感染、將病房陰陽劃分的規劃,已經在現實面前低頭。」

他說,目前院內總體計約100張ICU床位已全部用於收治新冠病人。同時增設了部分臨時性的病房,且正將更多的普通病房改造成呼吸病區,以落實「病人應收盡收」。除了癌症科別等特別的需求,內外科幾乎把可以使用的床位、設備都挪出來了。「如果遇到急需入院的非新冠患者,我們會讓其簽署風險告知書。」(編輯:吳柏緯/唐佩君)11201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