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調:疫情資訊過量 市民迴避相關訊息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30日電)香港一項調查指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爆發3年來,有關疫情的資訊過量,不少市民開始迴避疫情資訊。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魏然今天在明報刊文指出,今年夏季,該院的疫情虛假資訊研究團隊以電話訪問了1008名港人,以了解市民在疫情下的資訊過量感知情況,同時探究資訊過量的原因和後遺症。
根據調查,逾半市民「經常」接觸到關於疫情的資訊,但他們在接觸新情資訊的同時,也會接觸到虛假消息。
調查發現,近3成市民回答「有時」接觸到關於疫情的虛假消息;約一成市民回答「經常」接觸到。
文章表示,疫情資訊可以提高市民的健康知識,促進自我保護行動,但海量的資訊質素參差不齊,真假難辨,令部分市民感覺資訊過量。
據調查,當被問到是否覺得「現在疫情資訊量太多」時,共有25.9%市民回答「有些同意」或「非常同意」;在「疫情資訊多到令人難以承受」的問題上,有18.8%市民回答「有些同意」或「非常同意」。
對於疫情資訊是否多到令人「無法有效消化」,有22.9%市民回答「有些同意」或「非常同意」。
文章指出,疫情資訊過量帶來的一個嚴重後果,是民眾刻意迴避相關資訊。
調查顯示,當受訪者被問到是否不想再接觸有關疫情的資訊時,回答「有些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市民,分別有15.4%和12.9%。
此外,對於是否「不再想了解疫情的進展」,分別有13.1%和13.4%市民回答「有些同意」和「非常同意」。
被問到是否傾向不去想疫情相關資訊時,分別有19%和13%市民回答「有些同意」及「非常同意」。
文章表示,人們渴求資訊,認為資訊多多益善,但隨著資訊爆發式增長,尤其是疫情爆發期間,人們發現資訊量增加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網路上新舊資訊匯集,真真假假,反而會增加人們分辨和尋找有效資訊的負擔。
文章認為,如今的現實是,「我們已邁入一個資訊過載時代」,而資訊過多的後遺症包括資訊處理壓力升高、資訊接收意願降低,令市民對資訊避而遠之。(編輯:曹宇帆)11112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