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染疫死亡數受質疑 北大專家:沒肺炎呼吸衰竭不計

2022/12/20 18:05(12/20 18: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20日北京地鐵站人潮。(美聯社)
圖為20日北京地鐵站人潮。(美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推行新10條後官方迄今只公布零星的COVID-19死亡病例,準確性備受質疑。北大專家王貴強今天表示,國家衛健委最近明確對死亡病例分類,病毒導致肺炎及呼吸衰竭死亡才歸類為染疫死亡。

中國7日公布優化防疫新10條後,多地逐漸出現大規模感染,如北京甚至有民眾反映,死亡數字急升,連殯儀館都超出負荷。但官方迄今只公布新增零星的因疫死亡病例,數據備受質疑。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舉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為何近期官方公布的染疫死亡病例較少,而社交媒體上有不少關於死亡人數的討論,官方判斷染疫死亡的標準是什麼。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回應時表示,隨著Omicron變異病毒株的致病力明顯下降,同時疫苗接種廣泛普及,感染病毒後死亡的特點也出現很大變化。

他表示,2020年初武漢爆發疫情時,大部分病人死於COVID-19呼吸衰竭,而現在感染Omicron後,主要入侵上呼吸道,導致下呼吸道肺炎的比例比較少,雖然也有部分患者出現肺炎,但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很少。

王貴強表示,從臨床情況看到,目前感染Omicron後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基礎病,「真正直接死於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他表示,為了科學客觀地反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況,國家衛健委最近組織專家論證,印發通知,明確對相關死亡病例進行科學分類,主要是兩方面:「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他說,為了更好規範疫情導致死亡的判定,目前要求採取會診和死亡病例討論的方式,來最後判定病人到底是死於COVID-19,還是死於其他基礎病。

他表示,「不會迴避COVID-19的危害性,同時也要科學地看待COVID-19的危害」。

不過,先前已有中國專家表示,目前Omicron引致的肺炎感染並不多,如身兼國務院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專家的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表示,COVID-19病毒已經變異成另一種病,很少造成肺部感染,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同時傳染性極強,所以可改名「新冠病毒傳染病」。

中國工程院院長士鍾南山也表示,感染Omicron的死亡率已降低到相當於季節性流感,實際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簡單說應改稱為「新冠感冒」。(編輯:陳沛冰/張淑伶)11112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