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猴痘 患者曾在德國發生性行為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出現首例猴痘病例,據中國疾控中心週報,患者是29歲中國籍銷售人員,2日在德國柏林發生男男性行為,隨後前往西班牙,14日返回重慶,其感染的病毒株與德國的病毒株高度同源。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網今天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報(英文)」今天發布「現場紀要:中國內地首例輸入性猴痘病例—中國重慶市,2022年9月16日」,介紹該病例的具體情況,並提到根據基因測序,該病例感染毒株屬於西非B.1分支,與今年6月21日採集的德國病毒株高度同源。
據紀要,患者是29歲中國籍銷售人員,9月2日至8日到訪德國,9月2日在柏林發生男男性行為,隨後前往西班牙,9月14日返回重慶。
這名男子曾出現喉嚨乾燥發癢,9月9日發燒,右腳踝出現紅色皮疹和膿皰,9月11日曾到私人診所就診,服用消炎藥。9月14日在重慶市新冠肺炎隔離點隔離。他自稱出現類似猴痘的臨床表現,隨後被重慶市疾控中心確定為猴痘疑似病例。
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9月16日經重慶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覆核,實驗室結果顯示猴痘病毒核酸陽性,國家組織專家診斷為猴痘確診病例,是中國首例輸入性猴痘病例。
該患者目前在定點醫院集中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其密切接觸者已落實隔離醫學觀察。患者的COVID-19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經專家研判,該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隔離管控,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7日在其微博發文,表示要預防感染猴痘,「不要同外國人發生肌膚直接接觸」,被不少中國網友批評為種族歧視。
吳尊友今天再在微博發文,表示中國境內尚無猴痘病毒,由感染的人或動物從境外傳入,才有可能造成境內猴痘傳播。
他表示,從境外猴痘流行地區到中國的外國人或歸國人員,是潛在的傳染源,尤其是來自猴痘流行地區的主要受害人群或與主要受害人員有密切接觸的人。
他表示,「長期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來中國超過猴痘最長潛伏期21天的外國人以及歸國人員,沒有傳播猴痘的風險。」
吳尊友表示,猴痘臨床症狀明顯,特別是外露的皮膚表面如臉和手會有紅疹等,這類病人會在入境時或在COVID-19隔離期間被發現,很難造成社會傳播。
最有可能把猴痘病毒帶入境內的,是仍處於潛伏期(特別是超過7天)的感染者,或無症狀感染者。
他表示,造成早期本地傳播有兩種可能性,其中一種是從猴痘流行區到中國的外國人或歸國人員,症狀輕徵或無症狀,與中國境內性取向相似、生活方式相似的人發生親密肌膚接觸而引發傳播。第二種是來中國或歸國人員,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感染者,在日常生活造成家庭成員感染。(編輯:陳沛冰/張淑伶)1110919
- 2025/01/21 19:14
- 2022/10/09 17:47
- 2022/09/29 13:04
- 中國首例猴痘 患者曾在德國發生性行為2022/09/19 19:11
- 2022/09/19 12:36
- 2022/09/17 17:3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