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案 分析:不致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台北16日電)美國參議院外委會14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分析指出,「台灣政策法案」不致於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行「中共『二十大』與美國國會『台灣政策法』對美中台三邊關係之影響」座談會。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該法案不致於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原因在於法案當中重要的內容被放棄與修改,對中共的刺激性已大為緩和;北京若要因此發動另一場台海危機,可能要比之前軍演規模更大,也可能出現擦槍走火,遭致反作用力;最後是烏克蘭戰爭會讓北京更為謹慎。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美國對兩岸關係更加朝向戰略清晰前進。從中共角度來看,「台灣政策法案」觸碰到中國主權、安全與發展的核心利益,且戰略清晰到用法律規範。
他指出,美中間的戰略競爭可能進入到涉台的法理競爭階段。此外,值得觀察的是,傳言已久的中共對台「法理鬥爭」是否將加速,特別是「反分裂國家法」的修法或推出「施行細則」,甚至是推出更積極的「促統」法律。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提及,須注意有5位跨黨派參議員投下反對票,當中有上個月來台訪問的美國民主黨籍的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Ed Markey)。馬基挺台灣可從1979年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可證實,他也是友台的「台灣連線」成員。
嚴震生指出,馬基提出的反對原因是說,「台灣政策法案」會推翻戰略模糊、破壞美國「一中政策」,以及可能帶來區域不穩定。馬基的一句話值得思考,「台灣人必須面臨美國政策後果,美國人不應將台灣人置於日益增加危險中。」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副教授李大中指出,預判北京會對「台灣政策法」採取一定程度的反制作為。檢視美國總統拜登上台迄今的美國對中政策,基本上仍延續前總統川普時代的主軸,秉持「遏制重於交往」,美國會傾向朝防範的方向定錨。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上月訪台,引發北京圍台軍演,以及其他經貿等威嚇。「台灣政策法案」則被認為是1979年「台灣關係法」後,美國對台最綜合性的法案,觸及幾乎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編輯:陳沛冰)111091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