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港人移民難3 / 政府嚴審 中國大陸出生港人落戶台灣夢碎

2022/4/20 13:20(2023/12/20 16: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John來台後積極發展產品拓展業務,曾為海外客戶大量採購台灣本土產品,並認為香港人可以作為台灣與國際市場的橋梁。中央社記者陳沛冰攝  111年4月20日
John來台後積極發展產品拓展業務,曾為海外客戶大量採購台灣本土產品,並認為香港人可以作為台灣與國際市場的橋梁。中央社記者陳沛冰攝 111年4月20日

反送中抗爭後,大量港人移⺠來台,近期卻傳出不少人在定居上遇到困難。中央社盤點流亡來台的抗爭者,和以投資、專才途徑來台港人面臨的不同困境;並專訪陸委會,介紹接下來如何透過鬆綁就業港人定居,協助離散的洋紫荊,真正在台灣落地生根。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沛冰台北20日電)台灣曾是香港人投資移民的首選,惟近年陸委會收緊審查,有在中國大陸出生的港人不予定居許可,或是審批多時杳無音訊。落地生根夢碎,有人踏上二次移民之路,有人繼續苦等。

總統蔡英文早前包場觀看香港2019年抗爭紀錄片「時代革命」,其後她在臉書(Facebook)分享感受,「我相信,『時代革命』是每一位台灣人,都該來看的紀錄片」,並在結尾呼籲國際民主陣線的盟友,「一起來撐香港、關心香港,給港人最大的支持和聲援」。這貼文吸引超過3萬人讚好,多達3300多個回應。

其中一人留言說,「可惜台灣政府沒有展現出『想收容避開獨裁者的香港人』的實際行動……更慘的,是那些嬰孩時在中國內地出生的香港人,來台時沒有說他們不合資格,審批時才多了新的要求,拒諸(之)門外」。

也有網友希望台灣不要再收緊移民政策,「很多香港人已經逃離家園,請不要讓他們回到不宜人類居住的地方,這才是支持港人」。

對於網友的回應,香港人John(化名)和May(化名)很有共鳴,二人都是以投資移民赴台,但因在中國大陸出生,定居申請一直被卡住。

● 港人投資移民看好MIT產品 搭起台灣廠商與國際市場橋梁

本身從事貿易生意的John,看好「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的品牌。他向中央社說,很多台灣中小型工廠生產的產品,不論設計或耐用都非常好,有條件衝出國際,只不過部分廠商較少以英語溝通,也沒有國際人脈網絡,產品侷限於本土出售。

於是,2019年John來台灣開設產品拓展公司,協助歐美客人在不同地方搜尋產品。

他曾為海外買家大批採購台灣工廠的產品。他說,「香港人英文較好,習慣身處多元文化社會,有做國際貿易的經驗,懂市場學及營銷學,也知道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定位,這正好作為台灣工廠與國際市場之間的橋梁,幫助台灣本土品牌開拓歐美市場」。

● 通知書指因在中國大陸出生 否決定居申請

努力在台經商,可惜John未能如願以償。2020年底他申請定居,相關部門指他「原為大陸地區人民」,以新修訂的「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否決其定居申請,在通知書寫上「不予許可」。

John年約40歲,小時候由中國大陸到香港,在香港生活數十年,從沒有懷疑過自己是個香港人。

2020年8月17日陸委會收緊港澳居民的居留定居規定,明文表示「原為大陸地區人民」的港澳居民,申請居留得不予許可。陸委會之後稱,這些「涉陸因素」不是否決申請的唯一原因。

● 等時機適合再申請 盼最終能在台灣落地生根

John沒有就通知書結果即時申訴,他認為台灣政策一日不變,申訴也只會被駁回。他說,等待申請結果的過程最煎熬,身邊朋友紛紛申請獲批,政府部門卻經常要求補件,感覺很難受。

從收到通知書時感到無奈及失望,到現在以平常心看待,他想起了一首廣東歌「變幻才是永恆」,「強求都未必改變到,唯有等適合時機」。

決定離開變得陌生的香港,John與妻子經過深思熟慮,先由他移民台灣,獲定居後才申請妻子和女兒依親來台。2年下來,他很惦掛仍在香港的妻女,「我們是真心希望在台灣落地生根,所以暫時沒有給自己期限,只希望等到台灣政府有朝一日改變政策,獲得定居資格」。

除了台灣,現階段John未有打算移民其他地方,但他坦言,會暫時擱置擴充業務計畫,減低將來不能繼續居留的風險。

● 疑因在陸出生 定居申請如墮進黑洞音訊全無

同樣以投資移民來台的May向中央社說,以為趕及台灣當局收緊法規前抵台,可以「避過一劫」,可惜2021年7月她申請定居,至今近9個月,音訊全無。

當時的投資移民政策容許開設成本較低的網店,May為了增加成功定居的機會,籌集資金經營成本較高的實體店,出售台灣兒童玩具、圖書等精品。惟經濟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旅客也大減,很多移民港人在台投資都虧損,包括她在內,「做生意每月都在燒錢,又要生活費,但又不能打工」。

對May而言,疫情雖是天災,總有一天會消散,惟定居審批無期,有如墮進黑洞,「每次向政府部門查詢,他們總是表示正由不同部門審批文件,集齊文件後,還要進行聯審」。根據其他投資移民港人的經驗,May相信自己因在中國大陸出生,所以台灣政府一直拖延其申請,甚至希望她自動放棄。

● 受不了無止盡等待 結束生意準備二次移民英國

「總不能無了期等待,如果台灣政府告訴我,等2年或3年便可以定居,我也有預算,但現時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結果很可能是不獲批」。

May已經返回香港,並結束台灣的精品店,正與家人籌備移民英國。回想當初決定移民台灣,她花了不少精神和時間研究台灣市場及產品特色,單是制定投資計畫便用了半年,現在卻極有可能因為在中國大陸出生,而不能定居,「2019年對香港政府很失望,現在對台灣政府也很失望」。

她直言,對台灣已沒留戀,唯一懷念是台灣人,「台灣人很有人情味,心地善良,與他們相處很愉快」。

● 盼台灣政府增加審批透明度 非一刀切將陸出生港人拒之門外

May與John認為,台灣政府有權修訂移民政策,但不應影響修例前已赴台的港人。他們也理解,可能有些人不遵守投資移民法規或當局對申請人有國安疑慮,理應制定方案堵塞,但非一刀切將所有在中國大陸出生的港人拒之門外。他們強調,台灣政府在審批定居申請上沒有時間承諾,準則不清晰,令申請人無法配合。

來台多年的香港知名影評人蒲鋒,也認識一些朋友跟May的情況一樣,離開台灣,踏上二次移民之路。

2014年雨傘運動後,一股政治低氣壓籠罩香港,蒲鋒不想再留在香港,計劃以投資方式移民台灣。2018年6月,他在台北西門町開設「電光影裡書店」,翌年便取得台灣身分證,正式成為台灣人。

惟他的朋友稍遲一步,於2019年透過投資移民來台開書店,翌年申請定居,但相關部門不時要求他補件,又指其書店生意欠佳,不符合定居條件,「2020年有疫情,生意怎會好」。

蒲鋒說,台灣當局沒有向他的朋友說明何時會有審批結果,或必須符合什麼條件,也沒有否決其申請,根本無所適從,「這樣等待是心理折磨,令人很大壓力」。

他說,朋友已經離開台灣,移民英國。(編輯:李雅雯)11104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港人移民難4 / 名填詞人潘源良移台 友人曾任職中資媒體被卡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