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嚴格封控衝擊經濟 中國官員:抗疫就是促發展

2022/3/30 18:46(3/31 14: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30日電)中國當前疫情蔓延,當局以強硬封控手段應對疫情引發不少人質疑,擔憂衝擊經濟。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今天撰文稱,「抗疫本身就是促發展」,強調堅持「動態清零」。

中國以封堵方式應對COVID-19疫情,深圳、上海都展開大規模的封控,不但引發民間擔憂經濟發展受衝擊,封控造成的各種管理混亂、菜價上漲、醫療資源遭排擠等問題也一一浮現。

國家衛健委微信公眾號今天刊發馬曉偉的文章,強調要貫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指示,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他指出,近期中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對於嚴格抗疫影響經濟發展,馬曉偉撰文稱,「抗疫本身就是促發展」。要將全國作為一個整體,算大的「民生帳、經濟帳、社會帳」。做好疫情防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最好的營商投資環境。

文章稱,只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做到「動態清零」,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馬曉偉稱,嚴格的防疫措施,會給部分地區、部分人群帶來一些不便,「但這些影響是短時間的,範圍也是有限的,仍然可以保證全國大部分地區和人群的正常生活」。

他稱,「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清零」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馬曉偉還稱,中國是人口大國,非常小的發病率或病亡率,乘以14億的人口基數,絕對數就很大。對於疫情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國醫療體系將面臨擊穿危險。

這篇文章披露了一些數據,為了加強隔離資源儲備,目前中國大陸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方艙醫院有82家,分布在19個省分的46個地市,床位總計11.55萬張。在核酸檢測方面,全國總體能力超過每天4000萬份。

此外,截至3月29日,中國大陸累計報告接種COVID-19疫苗32億6312.9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人數為12億4191.3萬人。

在各地封控防疫的情況下,馬曉偉的文章提到要「讓有看病需求的居民能夠出得了小區的門,進得去醫院的門」,醫療機構要設立「緩衝區」,及時救治患者。不過,即使是在上海,封控之下的浦東地區也已傳出多起洗腎患者或腦溢血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的案例。(編輯:楊昇儒)11103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