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官王正偉現身 曾被指宣揚穆斯林文化遭查
(中央社記者沈朋達台北30日電)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先前缺席全國兩會,昨天現身。美媒日前引述消息指王正偉正接受紀律調查,出身回族的他被指過去宣揚穆斯林文化,與當前淡化差異的民族政策相扞格。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王正偉29日出席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第13屆全國委員會第70次主席會議。
在3月初舉行的中國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上,王正偉是缺席的3名全國政協副主席之一。缺席的另兩名為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和身兼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的楊傳堂,據悉兩人健康狀況都不佳。這也讓王正偉的缺席引起關注。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日前引述知情人士稱,王正偉因涉及濫用職權和腐敗問題,接受中共黨內的紀律檢查。報導指,紀檢結果不一定會公諸於眾。
報導引述消息指,調查起因是王正偉過去在寧夏執政,和擔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期間,提倡「泛穆斯林化」和「鼓勵宗教激進主義」的作法,不利民族團結,和當前強調融合的民族政策相扞格。
本身是回族穆斯林的王正偉,也是伊斯蘭經濟及文化的學者。他的早年仕途多在家鄉寧夏回族自治區度過,2008至2013年出任寧夏自治區政府主席,2013年升任國務院主管民族政策的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不過王正偉未做滿一屆,2016年即卸任,僅繼續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較不尋常。星島日報當時引述北京學者意見指,王正偉在任內強化民族識別,並推動清真食品立法,還在全國各地大建清真寺,被指阻止「清真泛化」不力。
中國近年民族政策也有轉變,強調淡化差異,促進融合。2020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要求當地少數民族學校以漢語而非蒙古語教授核心課程引發激烈抗爭;同年12月,國家民委主任由蒙古族的巴特爾,替換為漢族的陳小江,成為中國66年來首任漢族民委主任。
有分析認為,這預示中央調整民族政策,淡化民族差異,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連續兩年在兩會「下團組」到內蒙代表團。今年3月他在會中強調,要緊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編輯:李雅雯) 11103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