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連日回應廣西空難質疑 事故原因仍不明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7日電)廣西空難發生第7天,官方舉行的多場新聞發布會指出,失事的東航班機達到適航要求,失事時沒有危險天氣,事故現場沒有檢驗出炸藥成分,去年東航的維修費用未因疫情減少。
新華社報導,自21日發生空難以來,「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已舉行多場新聞發布會,其中針對外界的質疑予以回應。
針對失事飛機是否達到適航要求,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表示,6年多的機齡並不長。如果用人來比擬的話,這架飛機屬於「年富力強」的階段。
東航雲南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世英表示,失事飛機是2015年6月22日引進的,飛機維修一直嚴格按照維修技術方案實施,技術狀況穩定正常。起飛前,飛機符合維修放行標準和適航要求,正常放行。
孫世英說:「飛機失事時,航路上天氣適航,無危險天氣。」
針對航空公司是否壓縮維修成本,東航集團宣傳部部長劉曉東說,即使在疫情期間航班量減少的情況下,東航維修成本也沒有降低,2021年維修成本比2019年上升了12%。
有網絡傳言稱,東航曾自主維修737-800的部件pickle fork(撥叉),猜測與事故有關。劉曉東回應稱,事故飛機不涉及該部件檢修問題。
針對航班失聯前的狀況,劉曉東表示,航班失聯前,通信一直是正常的,機組沒有掛出任何緊急代碼。
民航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紹,根據機組與空管單位地空通話記錄,該機自昆明起飛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機組與空管單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聯繫。
針對駕駛員是否經驗不足,東航方面表示,失事飛機3名飛行機組人員的職務分別是機長、副駕駛、飛行學員。他們的飛行執照和健康證都在有效期內,健康狀況良好、飛行經歷完備,符合局方要求。3人飛行總經歷時間分別為6709小時、3萬1769小時、556小時。
針對目前網傳畫面,飛機最後機頭垂直向下砸向地面,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由於航空器事故調查是專業性和系統性極強的技術工作,需要調查人員與技術專家以及相關單位協同配合,才能抽絲剝繭,理清事實。
針對是否公開以及何時公開旅客名單資訊,劉曉東表示,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單都屬於受法律保護的隱私信息,不屬於主動公開的範疇,「根據國內外慣例,是否要公開,應該首先服從於旅客搜救和家屬聯絡的緊迫需求」。
至於事故調查何時會有結論,毛延峰表示,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有關規定,初步報告應當在事發之日起30日內發送給有關國家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編輯:吳柏緯)11103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