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為何失控?患者躺戶外病床吹冷風 醫護以一顧百哭著值班
(中央社網站22日電)香港第5波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2月開始單日確診從數百攀至數千,21日7533例再創新高。大量病患湧入醫院,許多病患躺戶外病床等候,逾萬染疫者只能在家隔離等待入院。疫情失控、醫療瀕臨崩潰下,香港防疫作為是什麼?疫苗施打情形如何?「清零」目標是否有所改變?
疫情現況
香港總人口近750萬,2021年4月結束第4波疫情後,很長時間沒有本土病例,今年1月初出現多個源頭不明個案後,爆發第5波疫情。
農曆春節期間疫情逐漸失控,單日確診數呈幾何式成長,15日增加1516例,隔天激增4285例,21日更新增7533例,累計確診已6萬363例,超越疫情起源地中國武漢官方公布的確診數字。
醫護不堪負荷 哭著值班
大批病患湧入醫院,香港公營醫院面臨龐大壓力,根據香港醫管局截至20日數據,公立急症醫院內科住院病床使用率達89%,其中明愛醫院更達106%。急診室有如「戰地」,大批病人寒風下在醫院外露天等候,平均要2天才能入院,逾萬染疫者只能在家隔離等待入院通知。
香港「獨立媒體」18日報導,在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工作的護理師透露,平均一位醫護人員必須照顧60至90位病人,夜間更高達100位病人,不少醫護同仁情緒崩潰、哭著工作。
最嚴厲防疫措施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8日公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2年多以來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私人處所不能有超過2個跨家庭聚會,接種疫苗後才能進入餐飲店等場所,限聚令減少至2人,並勒令關閉更多場所。
林鄭月娥18日進一步宣布,將進行全民強制檢測,但不會考慮封城。
為何疫情大爆發?
香港先前透過社交保持距離、積極追蹤確診接觸者等作法控制疫情,但為何這波不管用了?分析認為,除了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高外,年長者疫苗接種率低、防疫政策搖擺不定都是傳播隱憂。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香港防疫敗筆在於沒為Omicron疫情調整。先前香港染疫者須2次採檢陰性才能出院,病患一旦採檢陽性,也須2次確認,導致許多案例延遲多日才確診。
香港年初以來疫情快速攀升,但直到近日才鬆綁2採陰出院策略,並準備籌辦大型野戰醫院。何美鄉說,每個國家疫情終有趨緩一天,屆時回顧整體疫情表現,就會發現損失多少都取決於當時的防疫政策。
年長者疫苗接種動機低落
香港衛生署資料顯示,截至21日晚間8時,不含3至11歲的民眾,香港第一劑疫苗接種率為86.4%,第二劑為76%,其中不到3成人有打追加劑。然而屬於高風險的70歲以上老年人口,第一劑接種率僅約60.37%,8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種率僅43.4%。
年長者不願意接種疫苗原因很多,香港防疫專家劉宇隆表示,有的是擔心副作用,有的是認為自己上了年紀、百病纏身,幾乎不外出的話,不接種也罷。
專家警告,若老年人口仍對疫苗抱持猶豫態度,香港3月底單日確診恐會增加至2萬8000例。
未能共存病毒也無法清零
紐約時報分析,香港疫情反映獨特政治模式的侷限性,北京中央政府堅持動態清零,但清零策略卻未能在香港複製,無法動用全套威權主義工具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病毒傳播。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林和立說,雖然香港政府聽從來自北京的指示,但對全速前進(指強力防疫作為)仍有猶豫,他們了解大多數香港人不信任中央政府的做事方式,一些人也擔心當局會以疫情為由,推出更多監控措施。(編輯:李念庭)11102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