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姚洋:把教育資源拉平 共同富裕就完成8成

2022/1/19 18:1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學者姚洋近日受訪談教育議題,坦言對官方實施教育「雙減」政策很矛盾,認為中國教育應在德國和美國模式間找到平衡點。他並指出,「把教育資源拉平,共同富裕就完成了80%」。

陸媒界面新聞今天刊出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的專訪。近兩年,姚洋因高調反對中考分流(初中畢業生一部分選擇進入職業學校,一部分進入高中)、提倡10年義務教育、建議大學入學考試取消英語等,頻頻招致熱議。

姚洋受訪時再次表示,取消英語考試很重要,因為城鄉在這方面的資源差距很明顯。他認為英語跟改革開放有關,這是一股潮流,「但任何潮流都有走過的時候,現在要糾正」,並稱取消英語不會影響中國國際化,因為「真正跟外國人打交道,看英文資料的人,連5%都不到」。

至於官方從去年7月推出手段強烈的「雙減」(減輕學生校內作業和校外補習的壓力)政策,姚洋認為政策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坦言自己也矛盾。

他說,過去一段時間教輔機構變成「印鈔機」,相當於社會上另一套平行的教育體系,必須堅決制止,「但也不能把教輔機構一棍子打死」。而且,「雙減」政策後,補教機構轉入地下,收費更貴,更加深了教育不公平。「要從制度上想辦法,才能釜底抽薪,但從制度上著手做起來比較難。」

姚洋很重視中國城鄉教育資源差距的問題。他說,農村地區的生均資源非常不平衡,資源太少。農村孩子在小學初中接受的教育就差,到了高中還是最差的教育,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是階層固化。

姚洋並指出,農村裡0至3歲小孩的早期教育完全空白,美國斯史丹佛大學教授羅斯高(Scott Rozelle)長期在中國做研究,發現農村3歲的孩子智商在90以下,正常是110,農村孩子的智力沒有開發。

姚洋說,中國現在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的根本是教育公平。「如果能在2035年把教育資源拉平,共同富裕就完成了80%」,其他就是微調。

有關中國教育制度的走向以及國際經驗的借鑑方面,他認為中國必須沿著走過的路,自己闖出一條路來。

姚洋指出,1990年代後,國有企業進行改制和結構調整,把技校都廢掉,向美國學習,走綜合性人才培養。在這之前,中國教育是學蘇聯,蘇聯學德國,「所以中國教育體系的根在德國,特別是職業教育」。

最早支持教育分流的人,會以德國和瑞士模式為例,但姚洋認為「實際上我們根本達不到它們的情況」。美國則是另一個極端,齊步走完高中,一些人上好大學,另一些人上社區大學,「美國的社區大學實際上學不到多少東西,中國也不能變成那樣。我們要在德國和美國模式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他說,中國的很多東西,恐怕最後都得在德國和美國之間找一個平衡點。(編輯:張淑伶/楊昇儒)1110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