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監管趨嚴 企業IPO今年已近200家喊停

2021/11/28 12:42(11/28 13: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28日電)中國在各領域的監管政策趨嚴,連帶影響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時程、意願與審查標準。據統計,截至11月,今年至少已有近200家企業喊停IPO,遠超過往同期水準。

2020年末,螞蟻科技集團的IPO被喊停,針對各領域的監管政策逐步升級後,如同骨牌效應,衝擊到諸多有意IPO的企業。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證券時報、中國基金報報導統計,今年以來,終止IPO計畫的企業家數大幅上升,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共有167家企業終止上市,較去年同期的33家,明顯大幅成長;另一方面,今年終止在上海及深圳證交所主板IPO的企業至少有29家。

報導引述業界人士觀察,除了企業與選擇上市的市場板塊定位不相符而主動撤案外,也有一些是因為行業環境變化原因所致。

他說,監管部門愈來愈強調市場板塊的定位,尤其是科創板主要面向擁有較紮實技術、成熟的科技公司,創業板顧名思義是要服務新創企業。至於在產業中具支配地位、體質優良的大型企業,則應該到主板上市。

報導提及,雖然藉由政策鼓勵,提升了企業IPO進程與意願,然而在監管端並沒有放鬆的情形之下。今年有眾多研議IPO的企業,首次參加中國證監會的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發審會)時,就以各種理由遭到否決或是暫緩審議。

據報導,今年已有15家擬IPO的企業在首次會議時遭遇「暫緩審議」,而在補充相關資料,進入第2次會議後,目前已有5家被否決,1家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去年15家遇到暫緩審議的企業中,有13家企業最終順利通過審查。

報導引述券商表示,近年來,在企業上市常態化的同時,監管對於IPO企業的把關並未放鬆。今年9月間,證監會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監管規定」,進一步規範相關上市規則。此外,今年以來,監管對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科創屬性要求提高,都是影響企業IPO規劃的原因。(編輯:翟思嘉)11011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