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用晶片短缺衝擊產能 估Q3才能達供需平衡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車用晶片短缺現象可能要再持續至少半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指出,預估要到今年第3季才有可能達到供需平衡。他進一步表示,今年前2個月中國汽車產能年減5%至8%。
據路透社報導,李邵華今天上午出席一場公開活動時提及,汽車晶片短缺,是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無法藉由行政手段解決,「中長期來看,是汽車產業鏈『卡脖子』的問題。」
李邵華分析,中國車用晶片短缺的情況至少還會維持6個月至9個月,換句話說至少要到今年第3季才可望達到供需平衡。今年整體中國車市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呈現「前緊後鬆」的情形,隨著下半年晶片產量穩定後,汽車產量也會逐步提升。
根據中汽協統計,今年前2個月由於汽車晶片短缺,中國汽車產量年減5%至8%。
陸媒財經雜誌報導,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分析,造成汽車晶片短缺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2020年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大幅成長,因此分食了車用晶片的產能;其次,日本化學兼半導體大廠旭化成(Asahi Kasei)旗下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被迫停產、東南亞晶片組裝工廠因疫情停產等事件,直接影響晶片的供應;最後,部分具規模的企業,預見晶片短缺情形,加大自身庫存,影響市場的供需平衡。
中國官媒央廣網報導,少數較具規模的車企由於庫存仍充足,可以再支撐一些時間,但是多數的車企就必須和晶片供應商溝通與協調。然而對於晶片供應商而言,若要加大供應車用晶片,勢必要調降消費性電子產品晶片的供貨量。
報導引述北京群智諮詢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觀察,一般來說,汽車晶片的利潤會比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晶片利潤高,對晶片供應商而言確實是吸引力,不過車用晶片的技術要求也較高,這些都會成為晶片廠評估決策的標準。整體而言,積極轉產的可能性不高。
報導另引述一名晶片產業人士的說法,由於各家車企就現有資源展開競爭,因此汽車晶片的價格水漲船高。目前各類晶片的價格普遍上漲了10%以上。(編輯:吳柏緯/翟思嘉)11003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