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雙循環 陸學者:中國須提升數位貿易出口量
(中央社台北5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模式後,曾任中國央行委員的學者李稻葵今天表示,數位貿易是「雙循環」時代服務貿易高品質開放的亮點,但出口量仍顯不足。
他認為,為達成「雙循環」,中國必須提升人民可支配收入,才能擴大內需。同時,中國也應該在國際上與美國等主要國家共同合作,打造數位貿易共同準則。
習近平近期提出「雙循環」經濟模式後,越來越多中國學者站出來背書。據澎湃新聞,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5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高峰論壇,作上述表示。
李稻葵指出,「雙循環」發展階段的本質是以國內市場、生產要素和技術為基礎,加上高品質對外開放,兩個「輪子」相互協調、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中國國內「統一大市場要做好,內需要提升」,還要以更高品質開放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品質。
他說,提升內需的關鍵是要提升人民可支配收入,透過城鎮化以及提供城市內部更好的基本服務,讓民眾更願意、更大膽地花錢消費,「這是內循環的第一個要義」。
李稻葵也提到,中國在國際貿易領域的服務貿易仍然不足。「去年全年我們產品貿易順差4200億美元,服務貿易卻是逆差2600億美元,我們的服務貿易遠遠落後於應有的經濟地位」。
他指出,服務貿易占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僅5%,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高品質開放的重中之重。而服務貿易高品質開放的亮點則是數位貿易,但中國數位貿易出口量仍然不夠。
李稻葵表示,即使按較寬鬆的數位貿易定義,中國數位貿易占全球整體數位貿易比重僅4.5%,這與中國國內數位經濟發展不成比例。
他認為,中國下一步應做好、做強自己的數位貿易,做好產權保護、隱私保護等,還要處理好國家安全、公共安全與個人用戶體驗、用戶自由度之間的平衡。「更重要的,也是具有挑戰性的是在國際上與美國等主要國家共同合作,打造數位貿易的共同準則」。(編輯:繆宗翰/吳柏緯)10909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