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共大外宣影響國際 學者:效果有限但小心應對

2020/4/1 19:2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日電)中國官方近期透過「大外宣」試圖擴散對國際的影響力。國內學者認為,儘管此舉效果有限,但中共仍試圖重塑影響力,台灣要開始面對「後疫情國際秩序」的重整,不能太刺痛中共。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中國對外輸出防疫物資是「亡羊補牢」。中國過去大外宣和銳實力已遭外界詬病,疫情初期的瞞報作為也讓外界產生不信任感,「對中國後續所提供的善意也會有疑慮」。

張登及指出,美中作為國際秩序的競爭者,在疫情應對上都有扣分。雙方因為體制緣故,在「防」與「控」上都有缺失,特別是中共因其威權體制,在疫情初期發生瞞報的問題,對多數國家來說印象分數已不佳,後續援外作為正面效果有限。

然而,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信賢近日向中央社記者指出,中共仍試圖重塑對世界的影響力,台灣要開始因應「後疫情國際秩序」的重整,認為台灣再遠離中國,「也不能太刺痛中共」。

但在經濟方面,張登及認為,中國除了資訊及通訊業可與美國競爭外,其他產業都以生產出口為主,由於中國目前內需市場仍不足以填補先進國家消費市場的缺口,只要先進國家的市場沒有振興,中國產品就無法出出口。「全球經濟是否復甦,其實取決於美國」。(編輯:邱國強)109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