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數字趨緩 中國特色方艙醫院結束使命

2020/3/10 13:40(3/10 16: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0日電)隨著武漢肺炎疫情趨緩,疫源地武漢市的14家方艙醫院今起全部休艙。中國官方稱許這些以「中國速度」快速建成的臨時性醫院在防治疫病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是中共領導下中國公衛的重大創舉。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最先出現在湖北省武漢市,因此俗稱武漢肺炎,當地疫情也最嚴峻。武漢官方宣布1月23日「封城」後,難以計數的患者不但無法異地就醫,又因當地醫院一床難求、難以接受治療而喪命,網上不斷傳出各種求治無門的故事,其中不乏同一個家庭數人病亡的悲劇。

●方艙醫院的出現

為解決床位的難題,比照2003年北京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間設立小湯山定點收治醫院模式,武漢市於1月25日開始陸續動工興建專門收治武漢肺炎住院患者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專門醫院,兩家醫院各有約813個和1600個床位,以重症患者為主。

但即使如此,仍難以因應當時每天千例以上的新增病例。

為了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推動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燒患者以及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等4類人員進行集中收治和隔離,在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後,武漢又緊急徵用體育展館、會展中心等各類大型場地設立方艙醫院。

●中國速度,首批3家方艙醫院29小時建成

方艙醫院屬於野戰醫院概念,由一系列具不同醫療或技術保障功能的「方艙」組合而成,具實施早期治療的救治能力。這次為因應武漢肺炎而改裝的方艙醫院屬於輕症應急隔離所,其中有行軍床的組合式鐵鋁製病床或上下兩層床鋪,並加裝分區隔離設備和盥洗設備。

自2月3日連夜徵用江漢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昌區洪山體育館與東西湖區武漢客廳(中國文化會展中心)以來,武漢在這次疫情裡共設立了14家方艙醫院,其中第一批有4000張床位的3家方艙醫院僅用了29個小時就建成,2月5日晚間10時即開始收治病患。

●1/4武漢患者在方艙醫院治療

首批方艙醫院建設成後,官方調動76支醫療隊、共8000多名醫務人員陸續進駐,「邊建設、邊接收、邊治療」。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2月29日在記者會表示,截至當時,各家方艙醫院共開放1萬3000多張床位、累計收治1萬2000多名病患;武漢當地的武漢肺炎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是在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床等人

隨著疫情趨緩,一床難求情況不再,2月底開始,方艙醫院開始實現「床等人」,官媒央視新聞27日披露,各家方艙醫院空餘床位共計5600張。

3月1日,武體方艙醫院宣布休艙,成為武漢第一家休艙的方艙醫院。當天武漢新增確診病例已降至193例。

●歸功黨中央

在14家方艙醫院休艙前夕,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評論說,方艙醫院的創設,是這次抗擊疫情「很關鍵的一招」,在「防與治」兩個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疫情最為嚴峻、大量病患在社區和社會流動的關鍵時刻,加快了患者收治力度,有效降低了輕症向重症的轉化率。

評論並表示,採用大規模的方艙醫院來防控疫情,是中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重大創舉,「以往沒有哪個國家採用過,在人類抗擊傳染病歷史上也沒有先例」。

評論稱許方艙醫院「包含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智慧」,歸根結底,「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制度優勢支撐起來的創舉」「黨中央一聲令下,武漢即刻啟動建設,全國一盤棋、四面八方馳援,一座座方艙醫院從無到有、從設想成為現實」。

評論還稱,「方艙醫院從無到有、有效運轉、不辱使命的三十多天,充分表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中央越有權威,行動越有力量」。

●一名患者出院後病亡

方艙醫院投入使用之初曾面臨「可能交叉感染」、「那兒就是一個集中營」、「等死」等眾多非議,院方對此澄清說,由於病原相同,「交叉感染這個問題不是突出問題」。網上流傳的影片和圖片則顯示,「方艙內的輕症患者從容散步、休閒看書,甚至還一塊跳起了廣場舞,練起了太極」。

此外,馬曉偉也於2月底的記者會表示,方艙醫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他說,「現在回頭看,建設方艙醫院是一項非常關鍵、意義重大的舉措。我們在短期內迅速擴充了醫療資源,用其他方式是很難短時間解決這麼多床位的」。

不過,陸媒澎湃新聞3月4日隨即披露,一名2月12日住進漢陽方艙醫院的男性患者李亮,經治療以及專家組會診確認後,於26日出院,但6天後在賓館隔離期間病亡。有中國專家直言,原因可能與官方制定的出院標準太寬鬆有關。

有海外華文媒體因此質疑,馬曉偉「三零說」言過其實,「有多少人像李亮一樣治癒出艙後隔離時發病猝死,沒有得到披露」。(編輯:周慧盈/朱建陵/楊昇儒)10903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