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還不起欠款 數百中國地方政府列失信被執行人

2019/11/12 21:1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2日電)隨著經濟成長放緩及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中國地方政府正面臨更大財政壓力。外媒報導,有800多個地方政府列入法院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所拖欠承包商款項,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導,今年前10個月,中國法院已將831個地方政府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去年底,地方政府累積拖欠款項人民幣41億元,而今年截至10月底這個數字已達69億元,漲幅超過50%。

地方政府若未能按法院判決還款,將被登記為失信人。絕大多數違約都發生在縣鎮一級政府,它們的預算比省市一級政府更緊。

報導引述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表示,政府失信者激增可能導致社會危機,工人們會走上街頭抗議官方機構。這對北京來說是最糟的情況。

中國政府並非不了解情況的嚴重性。今年初,中國國務院就將「政府還民企款」列為重點工作,對目前已確認拖欠多年的款項,力爭年底前全國政府部門和國企清償一半以上,央企年底前要做到「零拖欠」。

與還錢相關的,還包括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陸媒「北京時間」今年曾報導,河南縣級市汝州的中醫院向員工集資,用於給國企蓋醫院;由於資金缺乏,新醫院付不起工程款,已經停工。

這些員工被要求購買人民幣10萬元或20萬元的6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沒錢的還被鼓勵去銀行貸款;但汝州市中醫院的說法是,債券購買採自願制。

中國的政府債務問題引發關注。2015年以來,地方政府想舉債融資,只能透過發行政府債券,這稱為顯性債務;而透過其他各種管道或方式進行的非債券類舉債融資,則受到法律的嚴格約束,這被稱為隱性債務。

根據中國財政部,9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還有18兆2592億元。財政部長劉昆今年3月曾表示,將嚴格監控,不允許發生新的隱性債務。(編輯:林克倫)108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